竞技风暴

从十运表现看中国女排新接应人选:李娟杨昊白云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09:27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下月的大冠军杯赛,没有意大利、古巴、俄罗斯等中国女排的“宿敌”;参赛队伍又都具备一定水平。五个对手中,真正能对中国女排形成威胁的,实际只有一个巴西队。这样的比赛,除了为卫冕而战,其实也应该是中国队在接应位置上大胆尝试新人和新打法的一次难得良机。

  关于李娟

  十运会前调进天津队的李娟时,陈忠和的意图比较模糊,既想让她改打接应、又想看看其在主攻位置上的表现究竟怎样。当然,改打接应的成分似乎稍强烈一些。

  陈忠和的最后主意还没有决定,十运会上,李娟又回到了天津

女排的主攻位置上,而且表现相当抢眼,为本队夺冠立下赫赫战功。

  到底怎样给李娟定位?陈忠和又该犯难了。其实,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周苏红之后,陈指导究竟想找到一个怎样的接应。是地道的“周苏红第二”?还是实力型的接应?

  如果是前者,目前的候选者中,只有李娟相对更为接近。李娟技术全面,攻防均有一定实力,脚步移动也比较灵光。天津女排的各种进攻均体现一个“动”字,虽然是主攻,李娟跑动进攻的能力也很强。

  较之周苏红,李娟的战术意识还有一定差距,但只要进入角色,还可以在训练和比赛中加以提高。何况她的身高,进攻实力等“硬件”都稍强于周,如果其他方面得到弥补,完全有可能成为一名周苏红式的优秀接应二传。

  如果将李娟放在国家队主攻位置上,其本身的进攻能力无论较之杨昊,还是楚金玲、王一梅,都要明显逊色,提高的空间自然有限。

  关于杨昊

  十运会前,谁也没有想过让杨昊去客串接应二传。因为这位国家队的老主攻一直十分称职,而且进入国家队后,她的位置从未有过变化。

  但十运会辽宁队将她往接应位置上一放,却让人眼前一亮。并不是说辽宁队对杨昊的使用受到了多麽大的效果,而是这确实不失为一种新的思路。

  说老实话,十运会女排赛中,辽宁队对杨昊的使用并不成功。这不是杨昊本身的错,而是辽宁队的指导思想使然。

  也可能认为自己的两位主攻有“超强实力”,十运会上,辽宁队较之以往,打法更加简单。除了三号位偶尔来几下快球,就是一味地四号位强攻。杨昊在一、二号位除了拦网、防守,进攻的机会寥寥无几。进攻是杨昊所长、防守本来就是其短。如此抑长露短,杨昊能够发挥吗?

  尽管如此,笔者以为,国家队还是不妨再给杨昊一些机会,让她在接应位置上多试一试。一则国家队两位年轻主攻楚金玲、王一梅更有实力、上升势头无法逆转。二则随着杨昊年龄的增长,进攻火力势必会受到影响。如果将她放在压力相对小一些的接应位置上,或许有利于延长其运动生命。

  考虑到眼下国家队主攻位置暂时还离不开杨昊,让她尝试新角色后,陈忠和指导还可以根据比赛需要,灵活地对她加以使用。这起码拓宽了自己用人的余地。

  关于白云

  说到接应,不能不提到解放军队的白云。因为除了周苏红,在国内现有的接应队员中,她确确实实是最优秀的。十运会解放军队未能卫冕,但白云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

  十运会解放军与天津队决赛的第三局,她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尤其难忘。当时,军旅大分以0:2落后,第三局也处于11:17极不利的局面。这时,白云连续8次发球,一次次打乱了对手的进攻节奏,解放军队连续长分,竟奇迹般地以18:17反超。尽管她们最终还是输掉了这一局,但白云出众的心理素质和稳定的发挥不能不让人击节叫好。

  经过近年联赛的磨练,应该说白云的进步有目共睹。这不仅表现在她的进攻、发球,还表现在一传和后排防守。十运会比赛中,白云是本队攻手中,接一传最多的;到位率也比较高。而且,经常可以看到她飞身救险的精彩表演。公平地讲,目前白云的一攻和防守水平,决不在杨昊和楚金玲之下。

  陈忠和教练既然想从主攻选手中选拔队员改打接应,为何不能给现成的实力型接应白云一个机会?白云有身高、也比较年轻。再则,国家队替补二传宋妮娜也来自解放军队,白云进入国家队,与她的配合可谓轻车熟路。自然有利于比赛中实施“两点换三点”的战术思路。

  白云如果进入国家队,技术风格肯定不同于周苏红。但相同位置的队员风格不同,并不一定是坏事。当年老女排的两名主攻队员,郎平与张蓉芳就截然两样,这反而丰富了老女排的战术套路。

  白云若进入国家队,并融入全队,起码在接应这一点,

中国女排就会增加更多的变数。(厉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050,000篇。


 

评论】【排球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