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拳坛元老看好中国女拳前景 自信稍加训练可胜莱拉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9月12日06:48 新闻晨报

  女子拳击有望进入北京奥运。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则消息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人们所关注的,不仅仅在"拳击"二字上,更多的是"女子"这个字眼。因为它让人想起了《百万宝贝》,想起了为梦想而顽强站立在拳台上的麦琪,就像里克尔的那句名言:"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女子拳击是否真的能登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舞台?倘若真是如此,奥运拳台上的
中国姑娘行吗?

  为此,本报记者在北京专访了王国钧。作为中国拳击界的老前辈,原国家队总教练王国钧,在1990年亚运会上带队为中国拳击实现了金牌"零"的历史性突破,如今他仍密切关注着世界拳坛。对于这一焦点话题,他向晨报记者进行了解答。

  中国姑娘有望称霸中小级别

  单从运动角度来说,王国钧认为,体育的特点之一就是挑战人类自身的极限。挑战之中,男子可以做到的,女性一样可以去做。拳击这项运动对于女性而言,不仅可以成为强身健体的一种方式,同时还可以增强她们的自信心,以及令其获得其他体育运动项目所不能带来的好处。

  若是从竞技角度来考虑,“尽管拳击这个项目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但现代拳击和古代拳击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它不再是那种原始、野性的搏斗,事实上现代拳击更讲究科学。从奥运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女子拳击迟早要进入这个舞台。”王国钧说道。

  一提到女子拳击,除了电影《百万宝贝》,就是现实生活中的莱拉·阿里。作为拳王阿里的女儿,莱拉·阿里可谓是女子拳击界最大的明星了,正是因为她,女子拳击才走上了电视屏幕。而她也因为继承其父亲的“蝴蝶步法”而获得了“蝴蝶夫人”的外号。对于这样一个大名鼎鼎且已拥有多条世界重量级拳王金腰带的女拳王,王国钧却说:“莱拉·阿里?咱们中国姑娘打败她没问题。事实上,莱拉的对手一直水平不高。在咱们国内,找一个身体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姑娘,稍微训练一段时间,打赢她是没问题的。”

  世界女子拳坛特别是美国女子拳击,在莱拉·阿里的推动下,越来越多人参与其中。截至今年二月,美国拳击协会已有2299名注册女拳手。相比之下,中国在2000年才开始组建国家集训队。

  王国钧认为,中国体育的女子项目一直不错,这个特点在女子拳击上也将得以充分体现。“中国女性能吃苦,灵巧,意志品质也很好。而且,中国女性的韧性、忍耐性和心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要比男子强。所以,虽然我们起步比别人晚,但并不代表我们的水平就比别人差。更何况,不管是黑人、白人还是黄种人,比赛时毕竟有体重限制。相同的体重条件下,除了抗击打能力和韧劲之外,更需要战略战术和智慧。所以,特别是在中小级别上,我们极有可能得到好成绩。”

  女选手应受到更多保护

  今年4月初的一个周末,美国34岁的大学教师泽兰特斯在业余拳击比赛中,头部连遭重创,猝死在医院,成为女子业余拳手中丧命的第一人。她原本打算在那场比赛之后宣布退役,但却就此失去了生命。当时美国媒体指出,受到《百万宝贝》等拳击片的诱惑,年轻女人纷纷把拳击当成了时髦的健身方式,当成了展现自己个性的手段。她们没有受到严格的培训就匆匆走上了拳击台,并不知道危险就在眼前。

  拳击源于古希腊和古

罗马时期的残杀角斗,从来都是以危险吸引眼球,这个项目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发展之后,仍带着不少争议。据统计,在所有体育项目中,拳击的危险程度排名第八。“我从13岁就开始练拳击,一直深爱着这项运动,但有时看到拳台上的拳手被打得皮开肉绽,我都看不下去了。阿里不仅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拳击事业,他的女儿也继承了他的事业,这是一个很大的贡献。但如果我有女儿,我一定不会让她干这行。”王国钧笑着说道。

  “我当然非常希望女子拳击进入奥运会。”王国钧一再强调,“同时,我认为,规则也必须尽可能地细化,安全是最重要的因素,保证其健康、安全地发展。毕竟,和男子拳击相比,女子拳击还有生理特点等方面的特殊性。”

  当初,拳击分化为职业拳击和业余拳击(奥运会、亚运会等赛事),就是考虑到这个项目的残酷性,而在规则、护具等方面也进行了严格的区分。王国钧认为,倘若女子拳击真的走上奥运舞台,那么它势必将成为奥运会中竞争最激烈的女子项目之一,“像女子摔跤,它还不是直接击打人的面部。但拳击这个项目,却要求击打对方要害部位。所以,必须将拳套加大、加厚,在胸部和头部进行更多的保护。同时,我认为,还需要有详细的医学报告等作为项目设立的科学依据。当然,为了奥运会和女子拳击的发展,有关方面一定会在这些方面做足工作。”

  作者:□晨报记者陈敏黄嫣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拳击相关网页共约2,360,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