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释疑跤场矛盾:新规则引发冲突 部分人素质确实低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9月11日13:10 广州日报大洋网

  在体育界,摔跤场给人的印象历来是黑幕重重、难言公平。特别是在每届的全运会摔跤比赛中,都会上演人们不愿意看到的场景。而在不久前结束的十运会摔跤决赛中,教练员追打裁判员、运动员竖中指、裁判员明显错判等现象再次表明,摔跤场上依然不能“天空晴朗”。对于这些问题,刚刚从十运会比赛现场回到北京的国家体育总局重竞技运动管理中心摔跤部部长钱光鉴向记者谈了他的看法。

  新规则引发大冲突

  摔跤比赛的第一天就出了大问题。在古典式摔跤60公斤级比赛中,出现了湖北队选手王心军攻击裁判员的恶性事件,王心军因此被取消比赛资格。

  而第2天的纠纷依然不断。在66公斤级比赛中,江苏队李超杰和山东队王兵宣进入第3局决胜局,双方教练员不断与裁判员交涉,记分牌上的比分前后变了6次。这场闹剧持续了20分钟,最终比赛结果是江苏队获胜,山东队教练员气愤至极,将矿泉水瓶砸向摔跤场,并对裁判员恶语相向。

  诸如此类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之间的冲突一直持续到摔跤比赛全部结束的那一天。对于这些现象,国家体育总局重竞技运动管理中心摔跤部部长钱光鉴表示,导致这一切的,与今年国际摔跤联合会两次更改规则有直接关系。

  他介绍,

十运会决赛这次实行国际摔跤联合会5月出台的新规则。“就规则来说今年共进行了两次大的变动。”据悉,今年1月,国际摔跤联合会对原来规则进行了改变,并颁布了新的比赛规则。“我们按照这个新规则对国内裁判员、教练员进行了不到一个月的培训,并在十运会预赛中开始使用新规则。”然而,国际摔跤联合会在5月又对规则进行了改动。十运会决赛中运用的是国际摔跤联合会的最新规则。

  钱光鉴强调,由于新规则对一些得分规则进行了改变,因此无论是裁判员还是教练员乃至运动员,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因此在十运会决赛上才多次出现大家因领会规则有差异而发生矛盾。“在这次比赛中因裁判员错判发生的纠纷只有两次,我们都进行了更正,而纠纷更多的其实是因为大家对规则不熟悉所致。”

  对金牌期望值过高

  除了新规则“惹祸”外,钱光鉴还强调,教练员和运动员对金牌的期望值过高也是引发场上出现混乱情形的原因之一,而产生期望值过高的原因则是不少地方队摔跤水平的提高。

  “在备战十运会时,不少队伍都花大价钱请了外教或外籍运动员,使得这些队伍的摔跤水平确实有很大提高。”钱光鉴说,各队水平提高了,因此比赛的竞争非常激烈。他同时强调,摔跤比赛是十运会最早开始的决赛,各代表团领导自然重视。在这种双重力量作用下,大家对于金牌的期望都非常高,都认为自己的水平高于其他队。钱光鉴认为,这种状况在客观上加大了裁判员评判工作的难度:“一旦出现了不利于自己的判罚,不管是教练员还是运动员都难以接受,从而归咎于裁判员,纷纷指责裁判员的评判。”

  部分人素质确实低

  钱光鉴也指出:“不可否认,我们有些教练员、运动员以及裁判员的素质确实不高。”他说,在这次十运会决赛中,对裁判员很多的指责没有根据,有问题的恰恰是教练员和运动员本身。比如有些运动员不是分析自己失利原因,找出自己不足,而是一味地针对裁判做出不文明行为;有些教练功利性太强,为了眼前利益向上级过分夸大运动员实力,不实事求是,队员失利后他首先就是认为裁判不公。另外还有教练员临场指挥不当,而且比赛时不把心思花在队员身上,而是专门监督裁判员,比赛失利就知道找裁判员,使得运动员也产生了“比不好教练会找裁判理论”的心理。

  至于部分裁判员的素质不高的问题,钱光鉴并没有专门举例,而是强调了重竞技运动管理中心对于规范裁判的一些做法。他表示,为了达到预防裁判出现问题,重竞技中心除了进行必要的培训、教育等工作,还对原来的一些规定进行了改变。

  钱光鉴表示,中心将在大力整治裁判工作的同时,继续加强运动队的管理。他说:“我相信通过从上到下的努力,能树立起摔跤这项运动的新形象,彻底让观众意识到摔跤绝对不是打架。”

  特派记者白志标 本报北京9月10日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5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