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模式”造就高水平学生运动员 教育运动两不误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8月25日10:30 北京日报 | |||||||||
本报讯(记者王涛)胡凯在世界大运会百米比赛中跑出10.30秒,尽管这一成绩在高水平的飞人大战中不算什么,但他真正的“学生运动员”身份和其身后的“清华模式”却引人关注。清华大学体育教研部主任陈伟强昨天说:“‘清华模式’培养的是‘学生运动员’而非‘运动员学生’。他们首先是学生,而后才是运动员,完全在正规教育模式下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与那些先在运动上取得成功然后步入大学的高水平运动员不同。”
清华大学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尝试创办高水平运动队。最初,他们是“拿来主义”,免试特招一些运动员学生,但很快就开始实行“培养主义”,学生运动员参加高考,达到一定成绩才被录取。 清华大学目前有跳水、田径、赛艇、射击、篮球、击剑、足球、排球、游泳、乒羽、围棋、登山等36支运动队,500多名学生运动员。除知名度很高的跳水队,清华男篮在本届大运会选拔赛上以3战3胜的成绩获组队资格,代表中国参赛;参加本届大运会的中国田径队也以清华田径队为班底,其中胡凯、王颖(女子三级跳远)获金牌。 学生运动员可在省市注册,平时上午学习、下午训练。胡凯说:“虽高考录取时有一定优惠政策,但进校后就和其他同学一样,每门课都要通过才能毕业,别想混日子。”学校采取学分制,体育特长生一般学制5年,最长7年,单独组班。胡凯所在的班有20多人,均为同年从全国各地招的体育特长生。寒暑假,学生运动员要进行冬、夏训,如赛艇队每年都去浙江千岛湖训练。 网络编辑:刘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