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世界"第二运动"急需拯救 美国才是羽毛球的救星?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10:06 南方体育

  为了调动观众情绪和吸引更多的观众,组委会特别安排了金发美女向观众席发射免费T恤衫。拯救“第二运动”,就指望美国了?

  虽然场馆里风大到“能放风筝”,运动员对食宿条件怨声连连,美国媒体也根本不重视,但国际

羽联对于作为本次羽毛球世界锦标赛主办方的美国人并没有提出任何异议。一方面,美国人的确没有举办羽毛球比赛的经验;另一方面,国际羽联还在指望着美国拉一把
这个曾经在美国人自己所做的调查中名列第二的“世界第二运动”呢!

  阿纳海姆体育馆本来是美国著名的冰球馆,所以四面漏风是难免的。但正是因为有了场馆的知名度,才吸引了当地很多美国观众前来观看比赛。

  羽毛球是排在足球之后的世界第二运动?这听起来确实荒唐,而且篮球、排球这样的项目也肯定不会同意,但2003年美国体育商品协会进行的一项世界范围内调查得出的结论就是如此。不论这一调查结果的科学性以及现实性究竟如何,国际羽联的那帮官员们还是肯定会为之感到兴奋的。因为这可是美国人调查后得出的结论。

  美国才是羽毛球的救星?

  很多美国人对于羽毛球这项运动的了解基本为零,以至于本届羽毛球世锦赛在加利福尼亚州的阿纳海姆举行时,当地的媒体不得不拿出专门的版面来介绍羽毛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在很多人看来,国际羽联决定将本届世锦赛交给美国人来办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传递出了这样一道强烈的信息:通过美国来“拯救”羽毛球运动!

  在今年6月国际奥委会于新加坡召开会议讨论奥运会的设项问题前,国际羽联最担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别把羽毛球给踢出奥运会了!由于在奥运会的多项比赛中羽毛球比赛的转播及收视率始终排在倒数的位置,对于早在萨马兰奇时期就已经“一切向钱看”的国际奥委会来说,将这个1992年才终于进入奥运会大家庭的项目再踢出去的可能性并不是没有。还好这种可能至今没有成为现实,至少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依然还会有羽毛球五个单项的比赛。

  有知情者称,在背后除了国际羽联官员的多方游说功不可没,将世锦赛放在阿纳海姆举行也在“不经意”间帮了一个大忙。事实上,1992年羽毛球进入奥运会的时候,美国人就曾经出了不少力。同样几年前,当美国羽联主席在申办世锦赛举办权时,他说的最具底气的一句话就是:“羽毛球不在美国这样的世界最大的体育市场发展起来,就不会有大前途。”很显然,正是看中了美国在这方面巨大的影响力,国际羽联才会在一片质疑声中坚持把本届世锦赛交到了美国人手中。

  国际羽联的这一决定究竟是聪明还是愚蠢,现在还无法做出明确的判断来,但本届世锦赛让球员产生的抱怨肯定是近年来最多的了。因为比赛场箭头池体育馆本来是一个冰球赛场,通风标准完全按照举办冰球比赛的标准来设计的,因此,高大空间内的“四面来风”自然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中国的球员形容这里的风为“

龙卷风”,陶菲克则更“形象”地描述道:“这里完全可以放风筝!”但是面对这种已经不可更改的现实,国际羽联当然也只好接受,甚至在国际羽联的头号实权人物古纳兰看来,球员们的这种牺牲是值得的。因为,对于国际羽联来说,项目的生存需要显然要远远大于部分球员的现实困难。

  每年4500美元的政府补贴改变不了什么!

  如果我们冷静地审视当今体坛,可以发现确实存在着这么一个近乎荒唐的现象:没有得到美国人支持与认同的运动,确实是很难在经济上获得独立并真正发展起来。但羽毛球恰恰就是一项距离美国人认同有很长一段距离的运动。所以国际羽联只好妥协,尽管这样的妥协难免会遭遇刺耳的骂声。

  因为比赛初期赛场所出现的冷清,很多人对于本届世锦赛的前景充满了担心,但事实证明这样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从四分之一决赛开始,箭头池体育馆可以说就已经几乎是座无虚席,尽管观众之中绝大多数都是长着黑头发的亚裔人士。这样的景象也颇让国际羽联的官员们兴奋了一番,因为这种“繁荣的景象”至少已经打消了外界的最大顾虑——本届世锦赛会不会门可罗雀?古纳兰甚至做出了这样的展望:“如果我们能够让羽毛球运动在加利福尼亚、迈阿密以及纽约这三个地方首先发展起来的话,那么通过这三个地方的发展再辐射整个美国,最终对于美国羽毛球运动发展所能够起到的促进作用将是很难想象的。”

  然而指望通过一两次或者再多那么几次世界级比赛的举办,便将美国的羽毛球运动推向一个发展高潮,实在让人不知道究竟该不该跟着乐观。这个道理,就像创造了美国羽毛球运动历史的男双组合吴俊明与白国豪虽然一下子就改变了我们对于羽坛势力的传统认识,但是还并不至于真的就认为美国羽毛球运动真的就已经实现了实质性的突破一样。毕竟,就像所有人都知道的那样,吴俊明来自于印尼,而白国豪也同样不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而是出生在越南的胡志明市。相信很多在现场一个劲高喊“USA”的金发碧眼的“真正美国人”也同样明白这个道理。美国政府对于羽毛球运动员每年4500美元的补贴,也同样不会因为这次比赛便立竿见影地得到提高。

  美国的一家报纸也拿吴俊明举了这么一个例子:球场之上,他简直就是队友心目之中的神,技术完美,无所不能。但当他结束一天的训练,背着YONEX牌的球拍,甚至胸前挂着2000年奥运会所获得的奥运会金牌,从人们的身边走过的时候,恐怕没有一个市民能够把他认出来,就更不用说索取签名了。这一描述有些“残酷”,但它所反映的确实就是羽毛球运动员在美国的真实生存状况。国际羽联希望扭转这种局面,这样的愿望当然很好,但是,真实的效果究竟如何,看来还是只能让时间来作出回答。

  “贵”为“第二运动”,羽毛球的生存危机不仅现实而且真切,就像已经堪称当今中国羽坛第一红人的“超级丹”,即便是在中国也不能成为商家青睐的对象一样。文|记者许绍连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3,870,000篇。


 

评论】【乒羽世界】【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