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乒乓世界》十年之李克非:流不走的流水帐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4月18日19:02 乒乓世界
《乒乓世界》十年之李克非:流不走的流水帐

查看全部体育图片 循环图片

  1995年,天津世乒赛那会儿,我刚开始喜欢乒乓球,用直拍,但不知怎么的,就误解了解说员老师的话,以为“只有横拍才能拉弧圈,直拍不行”。为了学弧圈,我一狠心,改了横拍。那年的决赛,横拍的孔令辉夺冠。接下来的两三年,我都喜欢学孔令辉那样,反手练球时用左手叉着腰,打完一球时不时摸摸鼻子,没有理由,就是觉得那样很帅。

  1996年,我对乒乓球的喜爱已经无可救药,经常挑灯夜战而且不能自拔,虽然没有
影响学习,但一心想让我将来当科学家的老父亲,还是忍不住问我,“你这乒乓球以后能当饭吃吗?”那年,为了给我攒大学学费,他老人家开了个小杂货店,进了不少乒乓球,被我讨了一箱回来。于是,每次打球,球友们都不必带球了,一年下来,一箱球竟所剩无几。那一年,我还开始订《乒乓世界》,三月一期等得人心焦。

  1997年,爱立信冠名擂台赛,每个周末我都守在电视前,等着关之琳对刘德华回眸一笑,心想,将来自己买手机,一定要买爱立信。还有每周二CCTV的乒乓球节目,末尾那段配乐的“精彩瞬间”让我久久不愿离去。黑色七月前夕,高考备战最紧张的时候,小萨在曼彻斯特连斩中国三员大将,成了同学间的热门话题,就连班上最不屑乒乓球的足球迷也熬夜看世乒赛,外面更是满大街乒乓球室,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

  1998年,我上网了,进到网易社区,里面的体育版细分了足球、篮球……就是没有乒乓球。我跑到综合体育版,愤愤不平地发贴,主题是“这里为什么没有乒乓版?”年底前的最后几天,我搜到了“小鱼儿”乒乓网站,人生轨迹从此转向。

  1999年,我开始同余勇合作发展“小鱼儿”。那时候网民很少,全中国还不到100万,作为专业乒乓网站,一天能有30人浏览,就足够让我兴奋得心砰砰跳了。为了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我利用暑假的一周时间,每天连续十小时不停地趴在电脑前搜索乒乓网站,终于攒下了数百个有价值的中外网址。一年下来,也结识了很多球友,他们从北京、美国、日本、新加坡、英国……给我寄来各种乒乓资料,而我,也编译得不亦乐乎。从接触ABC起,我的英语就没好过,但自从做了网站,不知不觉中,阅读成了我英语考试的“主要得分手段”。

  2000年,央视举办“可口可乐”体育解说员大赛,我报了乒乓球项目。初赛笔试有一篇作文,要求与体育相关,我不假思索地写道,“因为上学早,我的体育从来很难及格,家里也没有人喜欢体育,我从来没有想到,有朝一日,我会坐到体育解说员比赛的考场中。”但我更没有想到的事,还在后面。6月,“小鱼儿”的日浏览量已稳定在三位数以上,但由于在发展方向上的分歧,我辞去了副版主一职。也确实该放下了,快大四的学生,该准备考研了。可是,考什么呢?大学的专业,原本是中学时代自己最喜爱和擅长的,可三年读下来,我已心灰意冷。恰有一位网友兼球友跟我开玩笑,“我看你不如考乒乓球算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那时我已在网上认识了《乒乓世界》的编辑部主任夏娃,于是向她打听这种可能性。不料,她非常鼓励,还亲自帮我联系报考事宜……那年冬天,我第一次到北京,一大帮网友陪我一起去吃火锅,我与他们素未谋面,但乒乓球早已消除了彼此的陌生感,他们成为我日后“北漂”生活的避风港。不过,北京之行,我也弄丢了母亲的手机,那时,擂台赛已经谢幕,爱立信又刚好出了T28/29质量事件,再三权衡之后,我还是放弃了最初的心愿,从8848.net给母亲挑了一款西门子。

  2001年,已接手“小鱼儿”许多管理工作、远在香港的老A,突然给我打电话,说是要到武汉来旅游,想见见我。其实,武汉有什么好旅游的呢?那以后的三年中,祖国名山大川无数,也没见老A再游过哪里——他不过是想找个机会聚聚罢了,为了一份共同建设乒乓网站的情谊。9月,我赴京读研,把网友赠送的那两箱乒乓资料都一起托运了过来,不仅仅考虑到在《乒乓世界》实习可能需要,更因为,这些资料是我一生中难得的财富。

  2002年,无遮挡发球的出台已成定局,为了直观表现“无遮挡”与“有遮挡”的不同,我想在杂志技术版中配一副插图,但苦于没人既懂球又能绘图,试着上乒乓论坛发贴招人,只有武汉的一位女孩愿意试试。她绘图只是业余爱好,但她很耐心,不厌其烦地反复修改。8月,我回武汉采访“卡普杯”,顺便送她最新一期杂志,不想隔天竟收到她“很感谢”的短信——因为那本杂志内“大满贯,干杯!”海报上竟有三大满贯签名——她哪里知道,那其实是我采访前试签字笔的“杰作”……不忍隐瞒,据实相告,她却已经把海报贴在寝室墙上了——骑虎难下,再取下,怕被同学追问真相骂“猪头”。

  2003年,5月11日的之前和之后,对我来说是两个世界。之前,我正沉浸在“老瓦特辑”的制作设想中,“非典”给了我难得的静思空间。11日,电话铃把睡梦中的我从办公室沙发上惊醒,父亲猝然去世的噩耗从天而降。三天后,当我一个人,戴着两层口罩,从空荡荡的首都机场大厅穿过,想到3个月前春节回家时自己还耽于球友聚会而不是多留家中,我突然发觉,乒乓球让我得到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清理父亲的遗物时,我又发现了七年前剩下的那些球,雄鸡、光荣、连环……

  2004年,7月研究生毕业,我正式成为《乒乓世界》的一员,乒乓球真的能“当饭吃”了——但父亲却没能看到这一天。8月,参加体育总局的新人培训,我得知,近两年进入体育系统工作的非体育生明显增加,越来越多像我这样的人,可以把爱好变成自己的工作。而这,在十年前,是难以想像的。

  2005年,春节将至,这将是我第一次与人结伴回乡,同行的,正是当初那个帮我绘乒乓插图的女孩。(李克非)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乒乓世界》十年新闻

 

评论】【乒羽世界】【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夏日中的期待


FC Cities Pack


第二代喜力AFI


Footscapes


第三届高中篮球联赛


报名北京网友足球赛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