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黑白浩浩荡荡--围棋地理发现之旅上海站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0月29日09:43 《足球·劲体育》 |
如今的大上海 查看全部体育图片 循环图片 第十一站 上海 六千年前,现上海市的绝大多数土地还是一片汪洋大海。上海曾有华亭等旧称,一直沿用至今的简称则有二,其一为“沪”,本意为一种打鱼的工具;其二为“申”,是纪念战国时期的领主——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贯穿上海的最大河流黄浦江旧时正名为黄歇浦。 史记宋咸纯三年(即1267年)始立上海镇,元代始建县,清代以其处长江出海口渐成贸易大港,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西方诸强分占租界,通商经营,民族资本蓬勃发展,遂渐成远东第一大城市。 海纳百川,沪上围棋浩浩荡荡 特约记者倪无调上海报道 要想详细地描述上海围棋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这里有太多的棋人留下太多的故事。即使顾水如、陈祖德这些真正的上海人也只能占据小小的部分,上海是属于过客的——且不提留范西屏称雄豫园这些云烟的往事,数当代风流,老到在上海出生的林海峰,小到在复兴路小学当过插班生的谢赫,中国围棋牵系着太多的上海情结,过客情结。 上海话成官方语言 “南王北顾”、“南刘北过”、“南吴北陈”——三个与上海紧密相连的名词概括了三个中国现代围棋的奠基时代。陈祖德、吴松笙、华以刚、罗建文、华学明、王群、曹大元、芮乃伟、杨晖、方捷、邵炜刚、常昊、刘世振、胡耀宇、邱峻……这些人名的排列足以验证棋界人士的一句笑称:“上海话是围棋协会的第二官方语言。”当然,还别忘记另三个名字:“上海女婿”江铸久、俞斌和“上海媳妇”张璇。 首届围棋甲级职业联赛开战前,别的队都为阵容不整而忧心,两支一线队合并成的上海队却要为人才过多、主力阵容难定而烦恼。老教练邱鑫私下曾透露,高手太多摆不平是上海一直与联赛冠军无缘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同样是上海人的“小诸葛”曹大元为此还专门提出个“四个半理论”,深得邱鑫赞许。陈祖德、方捷、邵炜刚……他们昨日的挥手告别是那样出乎意料的“顺畅”,这恐怕是让其他队伍叹为观止的。而每逢联赛做客上海,曹大元和邵炜刚也通常是免战牌高悬,每被问道时则一律回答:“家里有事。”这又或许是一种留恋故乡的别样默契。 “可以说上海移动通信队从去年才开始刚刚稳定下来,才真正能谈得上考虑夺冠的问题。”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除了一个自学成才、难得上阵的围甲超级替补孙梦厦,上海子弟兵大多常年驻扎京城的中国棋院,老教头邱鑫更可谓坐拥雄兵、垂手而治。 但是良好的形势更需要有成绩来衬托,在上海企业澳特来援围甲于水火、上海队自身还面临合作多年的赞助商有意引退的关键时刻,一个围甲的冠军无疑是价值连城却又缺之不可的。而放在“大龙”常昊面前的两座世界大赛皇冠,更是凝结着“领军人物”的分量,压力给予了上海围棋,同样给予的是机遇。 学棋人口数以万计 今年3月告别刘钧那一幕恍如昨天,厚厚一本签到簿是对他的致敬,也是业余棋界力量的一种显示,随后刘钧研究会立刻发布宣言,延续刘钧未竟的事业,闻之令人鼓舞。 上海民间学棋成风,从启蒙名师如邱百瑞、陆永和、夏胜浩、钱宇光(钱宇平之兄)等至棋界“三巨头”邱鑫、谢裕国、吕国梁,常年来形成完整的“一条龙”培养模式。学棋的组织单位方面,又有应氏、同洲、方捷道场、刘钧研究会新近组建的红旗学校等,加之实力犹存的各区普及点,造就以数万人计的学棋人口。今年暑期的业余定段赛和升段赛,吸引千余人同场竞技,棋坛两位传奇人士陈祖德、胡荣华亲临赛场压阵,场面蔚为壮观, 不过这样的热闹下也存在着令人忧虑的地方,近年来随着高手北迁、围棋运动总体平淡等原因,上海棋界也出现了学棋人多、尖子人才少、专业棋手业余化严重的现象,这也直接影响到教棋者的收入。2004年定段赛上,北京聂、吴两大道场“盆满钵满”,曾享盛誉的上海棋手却空手而归,这一结果为上海围棋敲响了警钟。 但是,客观地讲,上海的民间围棋也作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尝试,大学围棋的普及就是其中一例。如果说去年唐莉初段入学复旦校园引发的热情多少带有点炒作的气氛,有识之士当透过表象,管窥围棋在上海高校中引发的热潮。复旦大学业余围棋学院里藏身着郭北雅、章文华、叶锦锦、吴征宇等专业棋手,身手不凡的一大群业6、业5,此外还有拥有胡煜清的财大,举办过围甲的上师大,其他如上外、交大、同济……也发展迅速,组成活力十足的大学围棋风景线,今年还搞起了大学联赛。我们应当记得,当年聂卫平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的出色战绩鼓舞了许多大学才子学棋、痴棋,现在很多围棋事业的投入者、赞助商就是那时播洒的种子结出的果实,但愿现在在上海大学中出现的繁荣为上海围棋的又一巅峰打下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