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跆拳道奥运女冠军的男陪练:无私奉献的人更伟大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9月07日17:01 共同关注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体育图片



陈志权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体育图片

  国家跆拳道队总教练陈立人说,陈中拿到冠军以后,很多人问他最想什么,他什么也没考虑,说"我最想那些陪练,因为他们付出很多很多,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 陈总教练口中所说的"陪练",到底是生活在冠军背后的一群什么样的人?

  尽管很难把他和凶狠的跆拳道选手联系在一起,但22岁的曾耿遵,已经给两届奥运女选手当过陪练了。曾耿遵出生于广东潮汕,14岁开始练习跆拳道,17岁进入国家队,从19
用UC每月免费发短信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0.2的近视如何亮晶晶 P4+液晶,仅售6000元
99年开始连续四年蝉联58公斤级冠军。他也是这个级别的世界级高手,在第十五届锦标赛上取得第五名。但为了备战2004年奥运会,58公斤级的曾耿遵开始给67公斤以上级别的陈中当陪练。

  曾耿遵说,因为男子选手没有进入奥运会,接到给陈中当陪练的任务时,他非常高兴。他感觉这届奥运会虽然说他没有参加,但是能够当上陪练,也算参与了奥运会。"不管是她们比赛的,还是我们不比赛的,都是在这个队伍里面,我们应该团结一致地为出征雅典的选手服务,让她们感受集体的力量。"

  58公斤级属于小级别,让小级别的曾耿遵给陈中当陪练,主要是考虑到曾耿遵步伐灵活,速度快,打法多变的特点,跟国外某些运动员有类似之处。作为陪练,曾耿遵需要模仿很多外国选手的打法,"比如克罗地亚、法国、委内瑞拉,每个选手都有自己的特点,对于内行来说,模仿不是最难的,关键是在做的过程中怎样能够做好。"

  按照教练的要求,陪练队员主要是模仿国外强手,又要超过对手,提高训练难度。为了让选手达到和比赛一样的效果,训练时要求达到实战效果,动作难度不断提高,同时为了保护参赛队员的安全,陪练还不能伤及运动员,这让刚开始做陪练时的曾耿遵有些为难。 "因为害怕主力选手受伤,状态可以消极一点,但有时候自己可以兴奋起来,又怕伤到主力,就必须控制自己,这是最难的时候。"曾耿遵说。

  训练的时候,陪练戴的护具往往要比主力队员要多,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自己,更是为了保护主力运动员。这一点,作为主力的陈中深有感触,"他们从上到下都护得严严实实的,就害怕他们的习惯打伤我们。而他们戴着这么重的东西,根本就踢不了,但还是得按教练要求的去做,我觉得他们真的不容易。"

  本届奥运会上,陈中一个下劈动作让法国选手措手不及,正中头部,得到两分,这个漂亮的下劈动作给亿万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为了演练这个动作,陈中和陪练付出的辛苦却鲜为人知。

  陈中:练了有上万次这样的动作,必须大强度大密度地练,而陪练必须戴上护头,以锻炼准确度。训练当中,我不想真正踢到我的队员,可是他们还非要我踢到,我越真,他们觉得我比赛就越有希望,为了我能够拿成绩,他们就忍着痛让我打。

  让记者没有想到的是,奥运冠军背后的陪练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在国家跆拳道队,陈中、罗薇两名队员的主要陪练就有8个人,他们和曾耿遵一样,个个都是国内一流的跆拳道高手。

  国家跆拳道队总教练陈立人解释说:"因为比赛面对的是世界上的所有对手,每个对手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我们不能让一个陪练去模仿十几个对手,这是做不到的,我们只能选择一个跟某类的风格接近的队员,让他去模仿这一类风格中的几种打法。"

  曾耿遵告诉记者,一节课上仅某一个动作都会有上万次的训练,如果只是一般性地练技术,陪练可以拿着护具,但如果是两个人真正地对抗就不允许了。

  记者:用双护具是不是就不疼了?

  曾耿遵:一般也疼,就看自己的承受能力了。他踢的时候你可以控制力量,如果不控制,他的力量能透进肚子里。这当中有一个技术的问题,你自己会控力的话,他的力量对你就没有什么大的障碍。

  在队员的鼓动下,记者也穿上两层防护服上场试了一把。仅仅接了一脚就坚持不住败下阵来,摄像记者也想体验一把,结果,一脚下去,半天也没缓过劲儿来。这个小插曲至少能说明两个问题:第一,陪练决不只是"人体沙袋",身手确实不同凡响;第二,陪练虽然抗击打能力强,天天遭受奥运冠军的拳打脚踢,受伤也是家常便饭。和记者演练的陈志权就受过重伤。

  陈志权:2000年,训练安排的是模拟实战,我思想上有些放松,没有重视,平时都要求戴护裆,那天却没有戴,因为我想着不戴会打的灵活一点。结果,我是一个下劈,陈中错开了,因为她的后腿非常厉害,就从后面这么一掳,一下子踢到了我的裆部。然后当时我想,坏了。但我还想坚持,也没跟教练说,虽然很疼,还是接着打了第二场。

  因为担心自己的伤情被陈中知道,影响陈中比赛时敢打敢拼的作风,陈志权坚持打完了第三局。"打完之后,我去找大夫,她说我下面被踢肿了,要去医院看。看过之后,就是说我下面坏了,差点要切除左边半个睾丸。" 陈志权说。

  幸亏治疗及时,陈志权的伤病才被控制住,他又很快又投入到训练中,因为陈志权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前当过陈中的主要陪练,在陪练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2004年奥运会备战之即,他又被征召入队,成了罗薇的陪练。

  记者:平时在训练的时候不带护具?

  陈志权:对,教练要求对方要有感觉,我如果戴五个护具,对方踢着就没有力量的感觉了。我们就这样让他们踢,配合他,找感觉,达到一种真实的,和比赛一样的效果,让主力能有更好的得分意识。平常的训练中,我们经常都是这样。

  今年初,陈志权在和队友的合练中再次受伤,但是为了备战雅典奥运会,他刚刚康复,就又担起起了陪练的任务。

  陈志权:既然你选择跆拳道,你肯定要受伤,要付出。奥运冠军拿到也好,拿不到也好,只要我喜欢它,我爱它,我尊重它,我就愿意付出我的生命去练它。

  跆拳道队总教练陈立人在采访中,一再强调做陪练具有相当的难度,"我要求你今年要给他这个选手的难度,你就要创造出这个难度,或者我今天要你做实战,你就要创造出实战的难度来,所以他的悟性要很高。"陈总教练总结了陪练的有两大难度:一是忘掉自我,每个人打比赛都有自己的特点,他必须完全根据设定符合的东西来做,模仿不是简单的事情,不光是外在模仿,内在也要模仿;二是主力队员面对困难的情况下,他们有办法提供帮助。

  按照陈指导对陪练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做好技术上的陪练,而且更要帮助主力队员增强自信心,为了做好陪练他们真是绞尽了脑汁。"真的放开跟她打,女孩肯定是不行的,我必须在稍微压一下自己的情况下,给她提高自信,偶尔给她一些机会。这属于一种配合,男孩完全可以不让她打到,但正因为被她打到了,就可以在一些方面提高她的自信,就是以她为主,做好我自己的角色。"陪练左毅说。

  陈志权甚至开玩笑地说,自己都成了"三陪":陪练,陪聊,陪哭。寒来暑往,自从国家队成立以来,在天津韩家树基地里,陪练们和主力队员一起度过了1年零8个月的时间,几乎没有事情能够影响到他们的集训。

  曾耿遵:雅典赛前,主力要去雅典期间,我老奶奶八十几岁去世了。我们家乡比较迷信,要求每个祖孙都要回家,但是作为我,我在国家队,当时她们要出征雅典了,训练比较紧张,我就给家里说,我奶奶去世了我就不回去了,等以后有时间了,我回老家了,再给我奶奶还这个愿,到她坟前鞠个躬,插三柱香。

  艰苦的训练和付出没有白费,参加奥运会的罗薇、陈中在决赛中打败对手相继夺冠,让电视机前密切关注比赛的陪练们兴奋不已。陪练们为队员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夺得了冠军的队员和教练也惦记着这批陪练们。

  陈中:我就想感谢他们,我觉得他们无私奉献,我觉得他们最伟大。

  国家跆拳道队总教练陈立人:陈中拿到冠军以后,很多人问我最想什么,我什么也没考虑,我说我最想这些陪练,因为他们付出很多很多,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

  陈指导说,在国外大多选手没有陪练,即便是有也是运动员自己出钱雇来的。但是在我们国家,为了发展跆拳道项目,为了争取奥运会金牌,陪练们做出了很多牺牲,失去了许多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为了当好陪练,许多队员改变了自己的打法,失去了自己的优势,以致于这些曾经的全国冠军,连参加全国冠军赛的资格都取得不了。但是他们能够经受住艰辛,耐得住寂寞,默默地耕耘,默默地奉献。

  让我们在为奥运冠军庆祝的同时,也向他们这些幕后的英雄们致谢!

  曾耿遵 1999--2003年 58公斤级全国冠军 第十五届世界锦标赛第五名

  李震 2003年80公斤以上级全国冠军

  林家赞 2003年 68公斤级全国第三名

  朱峰 2000年--2003年 84公斤以上级全国冠军 第十五届世界锦标赛第五名

  陈志权 2003年 72公斤级全国第三名 越南世界邀请赛第二名

  曲恩强 2003年-80公斤级全国冠军 东亚运动会亚军

  吴庆胜 2003年 67公斤级全国冠军 美国公开赛冠军

  左毅 2003年 58公斤级全国冠军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评论】【体育沙龙】【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巴塞罗那中国行
巴萨宝贝火热登场
组建属于你们的团队
免费主页空间送给你
同城约战天天特别约会

秀出你自己获酷炫积分

约战论坛等你发表大作

免费申请最酷球队主页
NIKE九月新品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