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正胶打出新天地--记昔日乒乓国手王永刚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2月10日13:08 乒乓世界 | |||||||||
11月16日,哈尔滨市中山路210号,在蔡振华亲笔题写的牌匾下面,乒坛宿将王永刚与著名选手丁松一道为新星乒乓球俱乐部剪彩。 在瑟瑟寒风中被主持人请到麦克风前时,丁松以他一贯的简洁和坦率说道:“我很少参加这样的活动,因为这个俱乐部是我的哥们儿王永刚办的,所以我来了。”
从20年前在无锡全国少年乒乓球选手集训中相识,到43届世乒赛期间同居一室,再到今年一起参加日本健胜苑比赛,丁松深知长他三岁的王永刚对乒乓球的一片挚爱。尽管直板正胶传统打法的王永刚,在世界大赛中的成绩不及同辈的马文革、王涛,他只拿过亚洲团体冠军、亚洲男单冠军和几个国际公开赛的冠军,但他与所有的国手一样,为世界冠军的目标奋斗过,希望过,苦恼过。退役后他在日本打拼8年,3次全日本社会人比赛男单冠军、3次全日本32强赛男单冠军让他体味到了中国直板正胶快攻的八面威风,也使他成为日本乒乓界最知名的选手之一。然而4次代表中国队参加世乒赛却未能获得一枚奖牌的经历,一直是他内心深处既痛苦又不甘的记忆。 1989年的第40届世乒赛,第一次参加大赛的王永刚懵懵懂懂就输了。两年后的千叶,他第一轮输给了最后夺得冠军的佩尔森,大比分0比3,每局只输2分。1993的哥德堡,王永刚的世界排名是第15位,仅次于马文革和王涛,他最后取得的成绩是与马文革一道并列男单第5——中国男队在第42届世乒赛上的男单最好成绩,但那是王永刚输得最不甘心的一次。进入八强后,他1比3输给了普里莫拉茨(-20,-10,19,-13),而此前的巴西公开赛上,他刚刚以3比0战胜了普里莫拉茨。“1/4决赛开始有电视直播,摄像机的镜头一对着我,我莫名其妙地紧张起来。”王永刚对十年前那场比赛的每一个细节都记忆犹新。43届世乒赛,已经在日本打了一年联赛的王永刚再次代表中国队参赛,以3比0战胜科贝尔之后,他在1/8决赛中以2比3(-16,19,16,-18,-9)输给了金择洙。 老天爷有时候很会捉弄人。到日本之后,因为卸去了沉重的心理压力,也因为具备扎实的技术实力,王永刚多次战胜过佩尔森、金择洙这两位未能让自己实现梦想的“拦路虎”。在他把健胜苑从一支三级队带进了日本甲级联赛后,他还与佩尔森并肩作战过,使健胜苑的影响从日本扩展到全世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顶尖高手加盟。正因为健胜苑俱乐部的基础是由王永刚打下的,汤川社长颇念旧情,在王永刚因腰伤不能参赛时的一年半时间里,仍然让他留在健胜苑。 腰伤好转之后,王永刚在继续打健胜苑比赛的同时,应昔日队友王浩之邀加盟河北卓达俱乐部。与以前在日本打联赛相比,打中国的超联费力不讨好,收入也不会多。“作为一名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应该体验一下中国超联。”这是王永刚加盟河北俱乐部的原动力。 事实上,王永刚三年前就加入日本籍了。但无论何时何地,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中国人。2001年大阪世乒赛期间,中国女队与日本队进行半决赛时,他坐在一群日本选手旁边毫不避讳地给中国队鼓掌加油。今年中国公开赛他与邱贻可相遇时,他坚持不让日本队教练做场外指导。恩师李晓东送给他的那套带有中国国旗的中国乒乓球队队服,是他在冬天的哈尔滨最喜欢穿的外套。 对他的日本名字“吉富永刚”,刘国梁曾开过这样的玩笑:这个名字不适合打球,做生意不错,吉利富贵。现在王永刚出资创办了乒乓球俱乐部,一方面帮助业余选手提高水平,更主要的目的是培养优秀苗子,身兼日本少年队教练,他还可以为中日少年选手的技术交流建立一个纽带。出了钱自然就算做生意,但他首先想到的并不是“富贵”,而是“成功”。成功不仅仅是体现个人价值,更是为了回报这么年来所有支持关心他的人。俱乐部开业的前一天,在接到总教练蔡振华传给他的题词之后,王永刚在电话里向蔡振华表了决心:“我一定会尽全力办好这个乒乓球俱乐部。”(《乒乓世界》记者夏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