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势力开始“抬头”--乒球新赛制让后来者兴奋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5月28日11:20 人民网-环球时报 | ||
作为国际乒联实行三项改革和新规则(大球、11分制、无遮挡发球)后首次举行的世乒赛,26日落幕的巴黎世乒赛展示了新的动向。中国选手在多数项目上占有优势,但最引人注目的男子单打仍然没有改变群雄争霸的格局。新规则给世界乒坛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乒乓球运动正朝着变化更快、竞争更激烈的趋势发展。 11分赛制给后来者机会 本届世乒赛正式开始采用11分赛制。11分制的特点就是比赛战局短,节奏转换快,偶然性加大。11分制表面上看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其实不然,它的偶然性给了那些积极进取的后来者更多的机会。 记者曾目睹过中国选手刘国正、李楠在大阪世乒赛上的精彩表演,刘国正在中韩之战中坚韧不拔、力挽狂澜的无畏斗志,李楠面对韩国名将柳智惠时敢拼敢打、淋漓畅快的球风,都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仅仅两年之后,观看他俩的比赛,突出的感觉是两人身上少了朝气,多了暮气。可见不论年轻队员还是老将,如果你拼劲不足,保守犹豫,失败往往就降临到你身上,哪怕是排名世界第一的波尔和实力雄厚的欧洲冠军萨姆索诺夫也不例外。 11分赛制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一根鞭子,不停地鞭打球员,逼着球员不能停步,不断地琢磨新的招数。中国选手在去年釜山亚运会吃了11分赛制不少苦头,但吃一堑长一智,他们意识到失利的关键在于盲目乐观,缺少创新,进取心不够。失败是刺激也是鞭策,半年多来中国队埋头苦练,探索新赛制下的比赛规律性,力争掌握比赛的主动。 从本届世乒赛看,中国选手对新赛制的适应能力有提高,但全队忽视了削球打法,是一个失误。新赛制对中国乒乓球队夺金影响最大、威胁最大的还不是本届世乒赛,而是明年的雅典奥运会乒乓球赛。届时既有11分制,又采取淘汰制,还限制参赛选手人数并规定一国两对双打只能在同半区,中国队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欧洲乒乓不甘衰落 乒乓球运动起源于欧洲,世乒赛前30年始终为欧洲人统治,后来才慢慢转为欧亚对抗。正像主导世界足球的基调是欧洲风格与南美风格的对抗、交融一样,世界乒乓球运动最近50年来的发展一直摆脱不了欧亚对抗的主旋律。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直拍横拍攻削大战,到七八十年代的速度与旋转、近台与中远台之争,直至今日的大球、11分制时代,乒乓球技术、战术打法的每一个进步都是通过亚欧两大洲选手的激烈对抗来体现和促进。如果哪一方落后、消沉下来,整个乒乓球运动都将变得缺少生气。 本届世乒赛欧洲选手的成绩比上届世乒赛大有进步,两年前欧洲选手只有一人进入男单前八名,男女单打无人进入四强,这次有3名男选手打进八强,两人打进四强,形成欧亚抗衡的格局,女将鲍罗斯也闯进了前四名。实行新的比赛规则后,为欧洲选手再度崛起提供了契机,明年团体世乒赛、奥运会,欧洲人同样有机会争冠。拿男子团体来说,德国队渐渐羽翼丰满,波尔、沃西克、费杰科纳斯、罗斯科普夫都具备相当高的水平,实力整齐,完全可以挑战中国队。 但从整体上看,欧洲乒乓球仍然没有恢复到全面抗衡亚洲的时代。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人才培养体制不完善。欧洲人多次表示要联合起来攻关,对付中国队,但总是缺乏统筹组织和协调。乒乓球训练体制在欧洲好似农业社会的单干户,在中国则有点像工业时代的托拉斯,彼此在后备力量上难以形成竞争。乒乓球市场化的推进在全球都是步履艰难,职业选手人数有限,特别在欧洲吸引力不够。 “太极虎”仍能咬人 从适应国际乒联新规则的角度看,韩国人走在了前面。去年亚运会上“太极虎”狠狠咬了中国队一口,夺走男女双打金牌。这次男单1/4决赛,朱世赫又拼下中国男队最具实力的马琳。中国队教练发现,韩国选手在台内小球控制和发力、双打战术组合、加强削球打法攻击力等方面都有新的改进,取胜并非偶然。 目前韩国乒乓球虽比不上当年汉城亚运会、奥运会的全盛时期,但仍保持相当实力。乒乓球运动在中小学校中十分普及,企业俱乐部队得到的财力支持也很雄厚。近一两年,韩国队状况为男强女弱,男队吴尚垠、柳承敏日益成熟,削球手朱世赫可以扮演黑马角色;老将金泽洙比瓦尔德内尔小3岁多,只要他站在球台前,就没有人敢轻视他。女队眼下尚看不出有谁能达到玄静和、梁英子那时的水平。 与老对手韩国队多年的交锋中,中国乒乓球人士清醒地认识到,韩国队有很强的生命力,是中国队一个长期的对手,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它。未来两三年,韩国乒乓球很可能继续以双打项目为突破口,向中国队发起新一轮挑战。本报记者刘小明
订两性学堂,打开性爱心门,赢取彩信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