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春破天荒弃权求败 名人连霸神话在重感冒中晃动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1月17日10:05 体坛周报 | ||
记者谢锐16日北京报道 周鹤洋九段一人对着空空的棋盘,就像往常一样的入定,准备开始静静地打谱。然而,他今天是在等着一个他将要挑战的对手,如果在半小时之内他还等不到的话,这盘棋他就将不战而胜。结果这一幕真的发生,周鹤洋赢得了一盘平生最为轻松的胜局,而他的对手马晓春九段则输掉了一盘从未这般输过的对局。 这是第15届名人战决战五番棋第1局比赛,已实现了名人13连霸的马晓春九段以这样的 马晓春:我不得不放弃 14日晚,名人战的主办者之一《人民日报》的网站上就出现了“马晓春首局可能弃权”的消息。通过电话得知,马晓春患了重感冒,不仅脑部疼得厉害,说话困难,而且连走路亦很吃力。在这种情况下,要进行高强度的对局已不可能。 正如老子所言: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平时身体健康无比、大冬天也是一件西装和衬衣的马晓春一旦生病,则一发不可挡,本不算什么的感冒竟肆虐到如重疴缠身这一步,真是始料未及。 尽管如此,马晓春还是支撑着给围棋部打电话,告知其目前情况。当围棋部表示如果他实在来不了,下一步如何处置将有点麻烦时,马晓春想了想答道:“如果我实在来不了,那就算我弃权负吧。” 就这样,中国围棋赛决赛中第一例弃权事件发生了。 华以刚:他很替人着想 15日,马晓春在名人战决战首局比赛中弃权的消息很快在网上出现。好像只要是马晓春的新闻就一定会热闹一样,围棋部的电话随即此起彼伏,全是各地记者前来询问马晓春弃权一事的。 围棋部主任华以刚对此事表态:这次判马晓春弃权负没有什么背景原因。虽然,已经定下来的规则一般都不会改,因为规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公平的,每个人都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理由要求改变规则,但马晓春作为一个老职业棋手,非常明白和理解这其中的道理,他请假非常认真,并且表态如果他不能来,就判他弃权负,没有将难题扔给围棋协会,不让协会为难,可以说,他非常替人着想。 华以刚说,目前中日韩三国之中,日本围棋规则最为严格。其规则之严厉,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1986年棋圣战决战前夕,拥有棋圣头衔的赵治勋突然遭遇车祸,但读卖新闻社拒绝更改赛程,结果赵治勋不得不满身缠着绷带,坐在轮椅上接受小林光一的挑战。相比之下,中韩两国的围棋规则就含有很多人情味了。 华以刚说,有一年他带队赴韩国参加一个中韩年轻棋手之间的对抗赛,但在赛前一天,韩国团长赵南哲找到他说,韩国队有一个小女孩要参加高考,没法参赛,要求推迟比赛时间。他当时想,虽然他们的要求不过分,但不太在理,因为高考时间早已确定,何至于赛前才匆匆提出?对于这样的要求,中方完全可以当场拒绝,但那时他再请示已来不及了,当时做主同意韩方要求。好在推迟进行的那盘棋还是中方棋手赢了,他才觉得压力减轻许多。 周鹤洋:这一分不值 周鹤洋轻易地取得一盘重要对局的胜利后,反而一点都不高兴,和往日一样,他径直起身上训练室摆棋了。 他说,作为一个职业棋手,听说马老师生病了,他一点也没有怀疑,他想如果比赛能推迟进行的话,他肯定会答应的。因为番棋决战对于他来说,机会太少,能和马老师交手,每一次他都求之不得,今天就这样失去一盘锻炼的机会非常可惜,这一分来得太容易,也就不值得多想了。 规则:如何才为规则 规则是职业化的一种标志,职业意识最为浓厚的日本规则最为严格。大至赵治勋那震撼人心的“轮椅之战”,小到连下两手及超时一概判负。而其规则能得以实行,很大程度上是因绝大多数比赛由新闻社主办,棋院仅仅起一个协调作用而已。 而在中国,棋赛由赞助商投资后,大小事宜一般都由棋院处理,而棋手特别是知名棋手与棋院的关系千丝万缕,一出问题,哪有一抹脸就按照规则“动刑”那样简单。在这点上,马晓春主动“以身试法”的确为协会解除了一大难题,同时也为“后继者”提供了一个如何处置的样板。 2001年7月14日,在韩国第35届王位战决战首局比赛中,挑战者曹薰铉九段因过于疲劳弃权,李昌镐不战而胜。事后并未见李昌镐提出要重赛之类。在职业化意识深入棋手心中的今天,李昌镐大概也知道,他除了问候一声“老师保重身体”之外,其他任何话无不做作和多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