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鲁能杯”全国乒超联赛将于本周六结束全部赛事。热热闹闹的乒超联赛将近落幕,而对乒超联赛的反思却才刚刚开始。
引进外援形同虚设
曾经一度炒得火热的金泽洙、萨姆索诺夫等大牌球星的转会胎死腹中,似乎已经说明
外援很难在中国乒超联赛里大行其道。
目前,中国乒乓球运动盛极一时,国内一流好手在世界上已难逢对手。在这种情况下,内援往往比外援更实用。比如说佩尔森,他是惟一成功登陆中国乒超联赛的外国名将,却在联赛中连连败给中国年轻选手。这难免让追求低成本、好成绩的各个俱乐部在引进外援上更加谨慎。
当然,像金泽洙、萨姆索诺夫这样水平较高的选手,在中国还是有竞争力的,但他们的薪酬较高,多在15万至30万美元之间。外援的高薪造成了尴尬的现象:如果按照水平付薪,他们的收入应该在中国一流好手之下,但外援们在国外打球的收入又远高于此。如果按照国外的标准付酬,俱乐部完全可以在国内引进水平更高的运动员。但是要是降低外援的身价,外援又犯不着到中国来打球。金泽洙、萨姆索诺夫转会失败,原因就在钱上。等酝酿中的乒超联赛运动员薪酬封顶的规定一出台,想把国际上的高手请到乒超联赛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观众上座相差悬殊
号称世界上参赛选手最多、运动员世界排名最高、电视观众最多、水平最高的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联赛已经举办了5年。但实际上,乒超联赛的上座率并不稳定,起落相差非常悬殊。
乒超联赛在大城市里的上座率远远不如中小城市,对此上海圣雪绒俱乐部深有感触。今年乒超联赛开始后,上海圣雪绒队的主场在宁波镇海、浙江玉环等地换过几次。在玉环,一张球票往往能炒到三五百元;而在镇海,球迷为了得到王励勤和孔令辉的签名,竟然将商店里的球具抢购一空。但在上海,观众席上工作人员比观众多的情况却时常出现。
另外,有没有大牌明星出场也是决定球场上座率高低的重要因素。在本届乒超联赛黑龙江队迎战北京队时,北京队孔令辉的出现使牡丹江体育馆突然拥挤不堪,这种情况在后来黑龙江队迎战山东队又再度出现。
不过,不少乒超俱乐部因为片面追求成绩,往往没能抓住观众爱看明星对阵的心理。他们尽量让自己实力较弱的球员对阵对手的名将,留着自己的好手对付对方的年轻球员。这种做法虽说有让年轻球员得到锻炼的好处,但难免降低了比赛的精彩程度。务实的俱乐部没有意识到,在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他们使乒超的商业价值大打折扣。
鲁能模式一花独放
鲁能乒乓球俱乐部无疑是今年乒超联赛的大赢家。资金雄厚的鲁能俱乐部把众多高手都招到麾下。目前,鲁能的男队已提前夺得冠军,女队则正努力争取进入前四。
仅将鲁能俱乐部的成功归结于“财大气粗”是不对的。鲁能俱乐部在规章制度的设立、后备力量的培养,训练基地的设立上已明显走在全国的前头。他们率先面向全国招聘一流教练员,大量引入内援,这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往乒坛的“大锅饭”。
为培养后备力量,鲁能还斥资建立了潍坊乒乓球学校、青岛乒乓球训练基地,逐层筛选球员,建立人才梯队。以一个俱乐部之力承担规模庞大的后备球员培养,目前较突出的只有鲁能一家。从鲁能的崛起看,中国乒超联赛中的职业俱乐部已初具雏形。·崔旭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