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讯 中国队客场4比0战胜新加坡,虽然是异乡作战,虽然是人工草皮,但却在客场发挥出了比主场作战时要好出许多的状态和能力。
由于此前四战仅积三分,中国队属于身体已经坠入悬崖而脖子上的绳索依然栓在岩石上的那种。说不好什么时候绳索断了就坠入悬崖,或者脖子上的绳子也能令其窒息。但为了那仅有的一丝希望和国人的脸面,挑战新加坡就成了并不能完全放松、放手和放弃的比赛了。
比赛的进程也验证了这一点。开球不久,于海的抽射就划门而出,差一点为中国队打破僵局。人们看到了中国队的求胜欲望和取胜的希望。然而,接下来的40多分钟却陷入了惯有的沉闷与僵持,面对新加坡队的严加防守,中国队显得办法不多,仅有的几次较有威胁的进攻也被“慷慨”的浪费掉了。第23分钟,郜林(微博)右路突破至罚球区侧翼然后斜回传给蒿俊闵(微博),后者停球后脚背正面凌空撩射将球打高。27分钟,中国队在中路连续传递后蒿俊闵送出直传,杀入罚球区的陈涛(微博)面对新加坡守门员时射门角度太正,被刘易斯用腿将球挡出。
中国队上半时仅有的三次破门机会都挥霍掉了,而在大部分时间内,中国队并没有踢出赏心悦目的配合,也没有创造出更多的机会,甚至都不能拥有绝对的控球权。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中国队在面对新加坡压缩半场防守空间的战术时,没有很好地组织起进攻。换言之,中国队的问题出现在进攻中的传接球组织上。
中国队上半时前40分钟,进攻过于谨慎。每名队员得球时都要将球在脚下控一下甚至两下、三下再传出去,这其中包括很多多余的停球和调整动作,浪费了传球的最佳时间。尤其是中场队员,总是要遵循“一看、二慢、三通过”式的接、摆、传,似乎这样才稳妥。球在每名队员脚下停留的时间过长,如此一来,整体的传接球就显得很缓慢,很拖沓。因此,中国队在上半时的进攻中,尤其是在中前场的区域,经常出现两种情况:1、转移球少而且慢。这里所说的转移球是要在快速的传递中进行突然的转移,一旦成功,在另一侧空当处接球的队员能够理解形成突破或者威胁。但中国队在上半时出现的都是慢吞吞的大脚转移,此时对方已经能够洞察到中国队进攻方向的变化并提前选好防守位置。即便中国队将球转移到另一侧,多数情况下也将形成双方同时起跳互相争顶,这种传球等于将自己100%的控球权转变为只有50%成功率的拼抢,效果很不好。例如,于海上半时38分钟就接到同伴的长传转移,结果因为位置不佳和球速过快,中国队就因此失去了球权。2、控球队员经常被新加坡队队员夹抢甚至围抢。由于缺乏提前观察,导致无法及时出球,因此中国队的队员控球后经常遭到对方的夹抢,此时再观察队友位置和出球,往往效果很差。
造成上述两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队在进攻时横向或者侧向的接应队员太少,也可以说,队员缺乏主动拉开角度的接应。多数队员都是传球之后一味地向前插,结果出现接应队员位置重叠以及传球队员无人可传的局面。第44分钟,赵鹏(微博)在中后场持球超过了4秒钟而没有出球,一直在寻找接球的同伴就很能说明问题。
第29分钟时,于海在左边路得球,面对新加坡队的两名防守队员依然选择强突,跌跌撞撞地突破后再横传罚球区时却绵软无力被对方解围。于海接球时,身旁并没有其他的队员主动上前接应,即便当于海被对方两名队员紧逼得被迫背向进攻方向护球时,依然找不到可以回传的接应队员,迫不得已之下只能选择单干。
但同样是在于海这一侧,当身旁有接应的队友时,过程和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第42分钟,于海左路内切回传蒿俊闵,蒿俊闵停球后传球给陈涛,后者不停球直接一脚传球给前插的于海,于海稍作调整后右脚推射破网。这次进攻得益于中国队在前场断球后立即组织的进攻,在此次进攻中,中国队连续十脚传递最终将球打进。而且,最重要的是于海在左边路的得球来自于中路进攻面临被阻时陈涛适时的快速低平球分边,而于海内切后依然面对新加坡队的夹抢时,侧后方的蒿俊闵给了于海以接应和支持,且随后杀入罚球区破门的于海接到的正是陈涛不停球的直接助攻。
中国队首开纪录的进球包含了上述诸多的要素,缺少一个也无法打破僵局。而且,下半时中国队在进攻中做的就要比上半时好许多,利用中场快速连续传球所制造出的空当和机会,占据着场上的主动,即便在以少打多的情况下,小将郑铮依然能够打入两球。郑铮看似精彩的千里走单骑和突袭近角,实际上是中前场拉出空当制造出的机会以及蒿俊闵在左路与郑铮的连续配合后送出的直传助攻。
中国队在第五场比赛时终于做到了没有先失球,而在进攻中也有所提高,但这似乎又来的迟了一些。不管怎么说,就算将中国队比喻成将要或已经变为植物人的病人,只要有一口气尚存,呼吸机也不能拔掉,因为还活着……,而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董午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