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姬宇阳报道 作为目前的国家队中资格最老的一员,伴随着10强赛出线10周年纪念日的到来,那些美好的往事,也再一次地从李玮锋(微博)记忆深处重新浮现。
没实力,也抓不住机会
“我最后一次回到绿岛宾馆,还是在2002年出征韩日世界杯之前,我们国家队在沈阳和乌拉圭打了一场热身赛,比赛之前,我们全队都去了绿岛,为那些铜像做揭幕仪式,我记得当时还让我们各自找各自的雕像,说真的,看到自己的铜像那一瞬间还是蛮震惊的。”
那次中国队备战十强赛的全过程,李玮锋至今仍然记得很清楚,球队先是在上海参加四国邀请赛,接着从上海飞赴了沈阳。“在上海集训期间,我们有场比赛是和朝鲜队打的,好像是打平了然后罚点球输了,老米当时没太当回事了,但是领导还是蛮重视的,就在那场比赛后,一位体育总局分管乒乓球的领导也来到来上海,召集我们全队开了一个会。其实那个时候,外界有不少质疑的,但老米没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他觉得热身赛就是热身赛,热身赛的结果并不重要。”
很多年之后,人们仍然津津乐道于那支国家队抽签时的运气,但对此,李玮锋却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抽签是不错,但最后决定出线的关键是实力,这点你看看球队阵容就能清楚,能力排在亚洲一流的队员有多少。当时的门将江津是亚洲一流门将,我记得2000年黎巴嫩亚洲杯时,江津就是赛会最佳门将,而后卫线上的范志毅大哥,当时也是亚洲最好的中后卫了,他后来还是当年的亚洲足球先生。包括中场前场,实力也很强啊。海东大哥当时也是亚洲最顶级的前锋之一,队里还有好几个海归球员,那支球队的实力,的确在十强赛里有优势的,比赛是这样的,你首先必须有实力,在有实力的情况下,一旦遇到机会,你才能把握得住,当时的中国队就是这个情况。”
经历了十年的职业足球生涯,李玮锋对于中国足球有着更深刻的理解,目前中国足球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自己的文化,中国足球的生存环境很差,踢球的人数越来越少。“这主要是指从国家队到俱乐部的管理工作的思维和方法,我觉得很多东西是可以改变的,但要看主管部门敢不敢去改变。李玮锋强调,现在中国足球的生存环境很差,踢球的人数越来越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更多的家长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从事足球运动,他们认为这个行业没有什么前途。但足球在欧洲完全是受人尊重的一个项目,在中国为何不可以呢?”
经典一幕没事前设计在10年前的那支国家队里,李玮锋虽然是一名年轻的球员,最大的感受是“放松”,这让中国队的整体发挥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稳定和出色。“心态一直保持得很好,一方面是米卢(微博)在心理调节方面是个大师,第二也是来自于老队员,当时在那支球队里,我们是年轻的球员,无论是范志毅、马明宇或者是海东几位大哥,经常会跟我们几个年轻球员说,你们只管上去放松踢,有什么问题或者责任,我们老队员在这儿帮你们担着,那支球队的年龄结构确实合理,老队员的经验对我们年轻球员打好比赛有很大帮助。”
“虽然说当时我们在沈阳的驻地绿岛酒店,距离市区也很远,基本上那一个多月也算半封闭,但绿岛的环境还是不错的,虽然不能出去,但是在酒店范围里,我们随便做什么教练领队都不干涉的,你可以去棋牌室打牌,也可以去打桌球,或者去打保龄球,甚至都可以去练练高尔夫,所以,当时训练比赛之外的生活,我们也不觉得很枯燥。”
心态放松,被李玮锋视为当年小组出线的关键。除了米卢带队的那次冲击,其余的两次冲击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带着较为强烈的紧张气氛,赛前开会不断、领导打气不断,这都让当时的队员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回忆起10年前的往事,李玮锋也表示,如果真的场地等各方面条件都很好的话,十强赛的比赛自始至终安排在同一个城市进行,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你的主场,至少你要比对手更熟悉才对,当时五里河就是这样,从第一场对阿联酋开始,我们那一口气一直没断过,完全就是一气呵成。” 10月7日的那个出线夜,李玮锋在场边指着自己球衣胸前的国旗,对着镜头大喊“中国万岁”的画面,成为了那届十强赛的经典记忆之一。
“那场比赛之前,我根本没有想过,如果出了线怎么庆祝的问题,而当比赛结束后,那种感觉一下子就喷发出来了,没有任何的设计和准备。”
10强赛出线10周年的时候,他跟随国家队回到了自己的第二家乡深圳。“我前几天也在和家人聊天,我说我现在的确很知足,因为我能重新回到国家队这个集体里,但与此同时,我并不满足,毕竟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帮助这支国家队完成进军世界杯的梦想,要知道,从2001年那届之后到现在,中国队连续两届都没能进入十强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