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卡马乔在中国足协官员的陪同下抵达津门,对水滴体育场设施以及津沪两队4名国脚进行了考察,这也是西班牙人第一次造访天津。当然,在完成考察任务的同时,卡马乔也没有忘记品尝津门的美食,对“狗不理”包子、煎饼果子、耳朵眼炸糕以及锅巴菜等津门特色食品也一一进行了品尝,因此卡马乔津门之行算得上是收获颇丰。
考察水滴注重细节
为了备战20强赛,除去对球队训练制定详细计划外,卡马乔对国足主场设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足协官员的安排下,卡马乔昨天亲赴津门,考察比赛场地成为此行主要目的。“天津希望承办一场比赛,但场地条件需要卡马乔来拍板,所以提前过来主要是看看场地。”在中国足协和天津足协官员的陪同下,西班牙人津门之行的第一站当然就是水滴体育场。
事实上,在天津方面提出承办申请后,中国足协早早安排了卡马乔津门考察的行程,只是具体时间无法确定。也许是考虑昨晚正好有津沪大战,卡马乔最终敲定在昨天考察比赛场地。下午4点30分左右,卡马乔在中国足协技术部官员李飞宇和翻译的陪同下,对水滴软硬件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更衣室、场地等看的很仔细,几乎每个环节都看了一遍。”据足协官员透露,在一个小时的考察过程中,西班牙人看的最仔细的莫过于球场的草皮,毕竟草皮质量决定着球队技战术的发挥,因此卡马乔亲自走上场地仔细查看草皮软硬度、草种等细节,这也显示出国足主帅对场地条件的重视程度。值得一提的是,当听到足协官员介绍水滴先后承办过奥运、女足世界杯以及世界杯预选赛等多项大型赛事,这让卡马乔也竖起了大拇指。“这里的场地非常漂亮,但还要看看其他地方。”卡马乔透露,他希望国足主场能在中国更大城市进行,而不是先前高洪波确定的那样仅在昆明一地进行,因此考察场地、确定主场,也将是卡马乔未来一段时间的一项任务。
由于亚足联规定主场确定必须在赛前一个月内申报,因此国足10月11日主场与伊拉克队的比赛场地,可以在9月11日之前确定,因此对于卡马乔来说还有时间考察。
品尝美食一应俱全
在考察完水滴后,卡马乔提出了前往泰达体育场观看津沪大战的要求。由于离开场还有一段时间,因此这也给了西班牙人品尝美食的好机会。毕竟这是卡马乔第一次造访津门,津门品种丰富的美食当然是宴请这位贵宾的最好选择。有意思的是,为了让西班牙人品尝到最地道的津门美食,最后天津方面将宴请地点干脆放在了距离水滴不远的“狗不理”大酒楼,以尽地主之谊。
据了解,虽然卡马乔没有在中国生活的经历,但在自己的家乡还是能经常品尝到中国菜,因此对中国的美食还是有一些了解,东道主的盛情也勾起了国足主帅的食欲。“狗不理包子、煎饼果子、耳朵眼炸糕以及锅巴菜每样都吃了一些,感觉味道不错。”足协官员透露,卡马乔比较怕辣味食品,因此在选择菜品上尽量回避“辣味”,“凉菜有些辣,没怎么吃。”足协官员笑着表示。
低调观战回避采访
用餐结束后,卡马乔开始了津门之行的最后一站,那就是泰达体育场。由于比赛在晚上7点半进行,因此在结束了宴请之后,卡马乔乘车立刻赶奔泰达体育场,现场观看比赛的同时,对两队入选的于大宝、李玮锋、陈涛以及冯仁亮等4名国脚进行近距离的考察。“虽然名单公布了,但他还是希望能提前了解一下这几人的情况。”据足协官员介绍,这几名国脚有的是卡马乔通过录像钦定的,也有的是中方助理教练提名的,因此之前并没有太多的了解。
不过,也许是为了不给这些球员造成精神压力,因此西班牙人在抵达泰达体育场前还是非常低调,直至赛前10分钟才通知赛区和泰达俱乐部,此举也是为了让队员们在比赛中精力集中。升国旗仪式结束后,就在马宁吹响开场哨的同时,卡马乔的身影刚好出现在主席台308包厢。看到国足主帅到来,泰达俱乐部总经理李广益起身相迎,由于穿了一身休闲装,李广益用了轻松客气的开场白:“我这有些衣衫不整啊。”卡马乔微笑着回应,双方简单问候了一下,此时比赛已经开始,卡马乔也没有更多客套,直接坐到了包厢第一排,静悄悄地开始观看比赛,全场球迷甚至都没有发现贵客的到来。
落座之后,卡马乔第一件事就是通过翻译要两队的首发名单。除了偶尔和翻译以及李飞宇交流两句之外,卡马乔一言不发,只是目不转睛的观看比赛。中场休息的时候,也许是感觉到包厢里的环境有些杂乱,卡马乔提出要去休息室休息,泰达俱乐部领导立刻满足了他的要求,走出包厢的过程中,包厢里的人们不断要求与他合影,卡马乔只好走几步就停下来,客气地满足大家的要求。对于记者提出的采访请求,都被李飞宇代为挡了出去。直到下半场开始10分钟后,卡马乔才回到包厢。
值得一提的是,在看到曹阳绝杀进球之后,西班牙人迅速起身提前离开球场,这也让众多媒体扑了空。“比赛不是很精彩,上海输球是因为过于注重防守。”简单评价比赛后,卡马乔对4名国脚表现也略加点评,“天津国脚表现不错,上海国脚出场时间少,没有太多表现。”卡马乔表示,国足集训在即,备战重点不是进攻与防守,“主要是思维,一种新的足球理念。”说完此话后,卡马乔登上专车返回北京,为明天开始的国足集训进行最后的准备。
本报记者 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