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1月25日晚,在多哈进行的亚洲杯半决赛中,韩国队于点球决胜中,3个点球1球未进,最终败于了日本,失去了决赛权。赛后韩国的《朝鲜体育》就这场荡气回肠的比赛提出了5个历史性的疑点。
赵广来国家队在延长战最后凭借黄载源的进球2比2扳平了比分。但是令人倍受冲击的却是随后的点球大战0比3射失。自从国际足联1966年定下点球决胜规则后,韩国还是第一次在最后的点球决战中一球未进被0封。
赵广来为什么用年轻的具子哲(22岁)、李容来(25岁)和洪正昊(22岁)作为第一到第三点球主罚手?他们射出的球甚至都没能打中球门,而随后准备上场的第4和第5个点球手则是19岁的汉堡球员孙洪敏以及22岁的苏超凯尔特人球员寄成庸。
相比之下,日本队的第三个点球手长友佑都没能罚进。而2010年的世界杯的球星本田圭佑、本次亚洲杯进了3个球的冈崎慎司出任了第一第二点球手,最终28岁的今野泰幸终结了比赛。
11米球对韩国是如此的残酷,而对日本则是如此的眷恋。
疑问一:朴智星哪里去了?
点球大战没有队长,老练的30岁曼联球星朴智星为什么不出来呢?
这要说到历史。1998年作为水原公立高中的3年级学生,朴智星参加了在江陵进行的金刚大旗赛,结果8进4的比赛中,正是因为朴智星的点球失败,导致全队没能晋级。当时如果进入全国4强的话,全队都可以作为特长生直接上大学。正是因为这个点球,朴智星害了全队,成为了“公敌”。在进入明智大学后,朴智星一年级也在踢点球时失败。
2002年韩日世界杯的8强对西班牙队的比赛时,朴智星作为第二个点球手上场,罚中了点球。赛后他说,“作为最年轻的球员,我没法拒绝教练,但是我当时确实心情很紧张。”
也许这次朴智星没有罚点球,就是因为他所受到的压力,赵广来教练同意了他的请求。希丁克在2002年说,如果你没有进球的话,下一次再努力就好了。但是这次教练却不得不考虑朴智星自己的想法。在比赛结束后,朴智星仅淡淡地说,“点球的顺序是在延长战结束后教练组决定的。”
疑问二:为什么用年轻人?
点球大战最重要的一环是经验,需要有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但是赵广来主教练更相信现实,他在韩日战之前就已经决定了点球顺序。大家也都承认具子哲和李容来的射门能力和洪正昊的沉着,几次点球训练他都显示了突出的实力。但是实战却不能不考虑经验的美学。亚洲杯这样的国际A级比赛是更大的舞台。
韩日战之前,具子哲的国际A级比赛出场次数只有14场,李容来是5场,而洪正昊不过4场。A级比赛出场3次的孙洪敏被派在第4个踢,显然也是一种赌博。包括寄成庸在内,5名点球手的平均年龄22岁。是韩国历代点球大战中最年轻的阵容。相比之下,日本队的5名射手平均年龄25.75岁,经验上要强于韩国。
疑问三:具子哲第一个踢好么?
点球大战,开门的第一个点球手和闭门点球手都非常重要。2002年世界杯,韩国队对西班牙队点球大战时,希丁克主帅使用的是黄善洪(现浦项主帅)和洪明甫(现奥运队主帅)担任第一和第五号点球手。第一个踢点球的应该是全队射手中射术最精的,而最后一个应该是心理最好的。
具子哲第一个踢是最好的选择么?当然在本次亚洲杯上他打进了4个球,目前排名射手榜并列第一,但是现在国家队中点球最好的是寄成庸。在比赛中朴智星创造的点球就是由寄成庸主罚的。日本也是如此,本田圭佑此前踢了两次点球,而他在点球大战中也是第一个上场的。日本的第二个点球手是队内得分最多的冈崎慎司。如果第一个点球寄成庸踢,第二个具子哲踢的话,也许会有不同的结果吧。
疑问四:大门非得郑成龙守么?
城南队的郑成龙和首尔的金龙大有着非常奇妙的点球缘分。2009年的时候,两个人都一起在城南队效力。当时金龙大是在光州尚武队服完兵役后回到队内,因此两人共存。主力是郑成龙,不过有要踢点球大战的时候,教练会使用金龙大。
2009年11月22日,在K联赛季后赛6强战中,城南队就使用了郑成龙-金龙大牌,最终晋级。
在进入淘汰赛后,点球大战投入金龙大也曾经被认为是一个选择。可惜的是金龙大没有得到出场的机会。赵教练在下半场第21分钟用洪正昊换下了池东元,为的是增加防守力量,而延长战第7分钟的失球更是让全队不顾一切的需要扳平比分,所以以后的调节就再难进行了。
疑问五:兴奋的黄载源为啥不用?
足球踢的就是气场,在点球大战前为韩国队打进扳平比分一球的黄载源无疑是当时赛场上最为兴奋的人。他的进球打压了日本队的气焰,为什么在点球大战中不活用黄载源的这种气势呢?他刚刚从地狱的负担中挣脱出来,已经没有了紧张感和对失败的恐怖,正处于心理的优势期,如果那时候用黄载源踢点球的话,也许会比最终的结果要好吧。
(周超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