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本报记者组报道 故事从本次“反赌扫黑”中第一位被警方带走的“国字号”教练贾秀全开始……
“11打10,场面很被动,这很正常。”——2006年亚青赛,中国队在人数占优的情况下2比1艰难取胜阿联酋,赛后,主帅贾秀全答本报记者王军问。
“足协在选帅过程中的‘暗箱操作’,毁掉了中国足球!”——已故足坛元老马克坚生前坦言。
中国足球这一辈子,就活在这两句话之间。
荒唐与悲怆,或许这也是它的本质。
2001年,从八一队“下课”的贾秀全首次受到中国足协重用,担任83年龄段国青主帅。可干了不到一年,2002年初,他便主动去职,前往申花,国青由王宝山接手——彼时,距离亚青赛预赛仅2个月。这番临时撂挑子之举,让当时主管国字号的足协副主席南勇非常恼火,甚至发出话来:“这样的教练以后决不能重用!”。
一晃2003年,贾秀全从上海申花“下课”,赋闲的他向足协“传情”,声称愿意担任85年龄段国青主帅,并向时任足协“一把手”阎世铎提出“08奥运进八强”的雄伟目标。不知内情的阎世铎完全被“八强”二字打动,以“认错态度较好”为由,决定给贾秀全第二次机会,但时至2004年2月,贾秀全再次辞职,随后摇身一变,成为申花领队和代理主教练。
老贾两度从国青辞职的理由均为“工作得不到支持”、“需要进一步学习深造”,但谁能忽略申花俱乐部开出的百万年薪在其中的诱人作用呢?毕竟,国青主帅一个月的工资仅仅为税前8000元人民币。被“忽悠”的阎世铎为此大为不满,他像南勇一样撂出狠话,“这种只想自己而不顾国家利益的教练,足协今后不得再录用!”
阎头、南头的批示言犹在耳,但2005年8月,贾秀全却第三次出现在国字号主教练的岗位上,成为87年龄段国青主帅,甚至一度坐上08国奥中方教练组组长的位置。如今国家队中的蒿俊闵、黄博文、曾诚等几名骁将全部出自87国青,但这支被称为“最好的夹缝一代”(87年龄段处于85国奥和89国奥两个奥运年龄段之间)的球队,却在2006年10月的印度亚青赛1/4决赛中负于约旦,止步四强之外,无缘加拿大世青赛。2007年底,贾秀全终因未能在08国奥中起到积极作用而被足协彻底拿下。
在贾秀全的三起三落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斗争?
内情一,在贾秀全出任87国青主帅前,足协曾先后两次征求马克坚、金志扬等足坛元老的意见,老帅们的态度很坚决:一致反对,甚至给其定性为“人品不好”。
内情二,前国奥主帅杜伊曾私下致电本报驻欧洲记者诺瓦克,希望借媒体之口呼吁,不要让中国足协将贾秀全安排进国奥中方教练组。因为在杜伊来华前,几位与贾有过合作的前南教练,都曾告诫他:最需要提防的中国教练就是贾秀全!按杜伊的说法,“他私下做了不少有悖足球公平的勾当,这种教练进国奥,肯定要把队伍毁掉。”
那么,这样一个人,为何总能频繁得到“重用”呢?套一句《武林外传》的台词:我上面有人!
贾秀全与中国足协副主席杨一民的“密切关系”是圈内众所周知的秘密。2001至2003年,贾秀全两度执掌国青时,国字号教练尚未实行竞聘,完全由足协领导任命。谁与领导关系好,谁就能上位。2005年,国字号开始实行教练竞聘制,贾某人在元老团那卡了壳,杨主席立刻拔刀相助,派人一一“游说”老帅。由于元老们只负责在业务上把关,无奈之下,只好给足领导“面子”,贾秀全最终如愿上位。
可事实证明,将熊熊一窝,由于其在技战术和临场指挥等各方面并无过人之处,最终导致87国青——这支完全具备夺取亚青赛冠军实力的队伍居然连四强都未能进入。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在2007年底离开国奥后,贾大帅转眼便在河南建业上课,这当然与杨一民的大力推荐不无关系。
贾秀全再次在中超找到了高薪饭碗,把失利的苦痛留给了中国足球。在87国青折戟印度后,时任中国足协顾问、已故元老马克坚曾公开放炮:“这批球员是公认史上最好的苗子,但他们明显没有打出真实水平,教练员对失利应负主要责任——贾秀全本来就完全不应该出任国青主教练!”
马克坚表示,“选教练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但国少主帅郑雄没经过教练委员会讨论就直接上任了,这里面是不是有暗箱操作?我不敢下结论,但程序肯定是错误的!我们在选用国字号教练问题上不谨慎!不严肃!不认真!今天你埋下一颗种,明天就能长成杂草。我并不相信外界所说郑雄、贾秀全私下给足协领导送钱的事,但有一点肯定是错误的,那就是郑雄和贾秀全的上任,不是教练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的。如果是我们讨论,这两名教练都不可能成为国字号主帅。国少国青的连续失败,毁掉的是我们从事的这个事业,即便其中没有金钱因素作祟,裙带关系导致的暗箱操作也不容回避。”
就在87国青无缘亚青赛四强的前一个月,由郑雄率领的90国少在新加坡亚少赛决赛阶段较量中,在1比0领先且以11人对10人的情况下,以1比2负于朝鲜,无缘四强,输掉世少赛入场券。而仅仅两年前,85国青获亚青赛亚军、88国少获亚少赛冠军!在90国少正式组建前,曾先后有近15名教练竞聘主帅一职,郑雄在其中排名倒数第四、五位,但最终却能脱颖而出。而2004年率88国少时隔12年后为中国夺取第一个亚洲冠军的张宁,却早早被排除在国少主帅人选之外!
马老的话捅开了中国足球的一层窗户纸——国字号灰色利益链逐渐浮出水面。
这条生物链的核心就是以贾秀全为代表的土产教练。国字号是他们“下岗再就业”和“镀金”的好去处,背上“国字号主帅”的头衔,回头再去地方俱乐部执教,身价与普通国产教练自然不同;万一在俱乐部因成绩不好下课,再拿点钱去“孝敬”上级领导,重新回到国字号。至于那些用于打点关系的费用,教练们自有妙招——羊毛出在羊身上,生物链的另一个端点出现了:球员。
卖官鬻爵可不仅仅是官场独有,如今的中国各级国脚早有“明码标价”。譬如,国少组织一次集训,二三万元人民币即可买个名额;如果是入选球队出场参加一次国际友谊赛,则是5万元人民币;但要想最终参加正式洲际比赛,价格则攀升至10万元。到国青层面,价码更高,起价就是8万元。至于国家队,参加一次集训的价格是10万元,如果是正式大赛,则为20万元人民币,首发的价码自然更高。
于是,人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近年来各级国字号队伍集训人员变化会如此之大了,甚至屡屡有“黑马”杀出。当然,那些名气较大或能力佼佼者,自然不用操这份闲心,但对那些边缘国脚而言,“红包”简直是家常便饭。表面看来,球员花钱“买”进国家队,似乎很亏,其实不然——有了国脚的光环,回到地方与俱乐部谈待遇、谈条件,身价自是不一般。
如此恶性循环,中国足球形成了一条自上而下的“灰色资金链”:球员“上供”教练→教练“上供”足协领导→足协领导控制国字号主帅选派。
蝇营狗苟,中国足球迎来了永无止境的地狱轮回。
…………
被这条利益链条绑架的当然不仅仅是杨一民和贾秀全,2002年世界杯前,一位落选最终名单的国脚曾赤裸裸地表示:“知道为什么我被踢出了局,送少了!我只送了8万……”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