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洪波:打造以防守反击为主风格 业务交流课收效好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7月15日07:03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郭剑

  和“高一期”的集训名单相比,目前在香河基地备战热身赛的“高二期”,在人员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将近20人的出入并没有让教练组重新确定球队的整体战术风格。对此,高洪波表示,集训的整体思路以及对球员的要求同上一次集训没有太大的区别。这也就是说,“高二期”“换汤不换药”。

  “站在国家队的层面看,国足不存在考察和选拔队员的问题。”高洪波说,“现在的教练组成员都是国内教练,大家对目前入选集训名单的队员都已经很了解,包括球员的技术特点和在联赛中的表现。有些被球迷或媒体认为比较陌生的球员,在教练组眼中早已不是新人了。我们选择球员,就是要搭配出一个最合适的阵容,并给每个位置准备3~4名替补。”

  由于闷热天气的影响,国足下午的集训被安排在傍晚6点,半场7对5的攻防演练几乎是训练的全部内容,而教练组强调后场多人夹抢,中场短传渗透及前场边中结合的战术要求,和“高一期”的集训并无不同。

  “我不觉得这次集训和上一次有什么不一样,区别在于高指导开始为我们安排一些新的训练内容了,这可能是因为上次时间太紧,很多东西没有细化。”参加过“高一期”集训的北京国安球员杨昊说,“至于集训队员的调整,我想,能入选集训名单的队员都有很强的实力,大家对足球的理解和基本技术,都应该能在训练中体现教练组安排的战术内容。”

  在今天训练中,杨昊在中场的阻截屡屡受到教练组的称赞。对此,高洪波表示,新一期集训的重点就是要强调区域作战。

  “我们一直想确定一个以防守反击为主要打法的技术风格,这要求中场的防守必须提高强度,杨昊这样的球员完全可以补充我们的中场。”高洪波说,“其实,这两期集训球员的学习态度都非常好,大家都能理解教练组的要求,虽然有些新入选的球员进队后还有些拘谨,但通过每次训练前的业务学习和训练后安排的一些游戏,他们很快就能熟悉起来,这有利于球员在场上相互交流。”

  与以往历届国足集训相比,“高家军”坚持在训练前安排业务交流课,由教练组成员讲解每节训练课要达到的效果,球员有问题可以及时提问。这样的业务讨论就连老队员孙祥都感觉受益匪浅。

  “我五月底打完奥地利联赛刚回来不久,这也是第一次参加高指导的国家队集训。除了自己最近没有系统训练,在体力上觉得消耗比较大外,在战术安排上我很快就能明白教练组的意图。”孙祥说,“高指导会把他的想法和要求在业务课上告诉大家,比如对进攻队员和防守队员的不同要求,这让大家在训练时感觉很有针对性。另外,我觉得他的要求符合现代足球的发展趋势,欧洲很多球队都是这样要求的。”

  时间不长但强度很大,这是很多球员对集训的共同体会。青岛中能前锋曲波说,就是因为大家对集训的内容很清楚,所以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战性都很强。“第一次集训我没有入选,但这次我觉得很快就能明白教练组的要求,比如要求中场对后防线的保护,实际上这也让前锋在训练时更加卖力。”

  按照中国足协的思路,四级国字号球队要在风格上追求统一。因此,国足的训练要求也被教练组传达到同在香河训练的国奥队和国少队中。

  “这两天我们和国足、国奥教练一起开了3次会,都是教练组之间的业务交流,我们也会去看国家队的训练。”国少队主教练张宁说,“我觉得这种做法很有效,便于国家队今后的选材,也给青少年球员指明了一个努力的方向。现在,我们的训练也比较强调中场的组织,尽量减少由后卫球员直接长传发动进攻的次数。”

  根据高洪波在上任后提交给中国足协的热身计划,国足将于本月18日和25日在天津泰达体育场分别迎战巴勒斯坦队和吉尔吉斯斯坦队,对于“热身对手实力偏弱”的说法,高洪波解释说,国足的热身安排不像俱乐部球队那样简单,“我们不可能想和谁比赛就能和谁比赛”。

  “其实,现在的集训机会非常难得,因为以前都是联赛为国家队让路,国家队可以长期集训,但现在我们两次集训都安排在联赛的间歇期,以保证队员在联赛中得到锻炼。”高洪波说,“以后国家队集训基本上会要求队员在大赛前一周或最多两周的时间集合,安排大家熟悉一下比赛的具体要求,这也是现在教练组一直强调在每次集训中体现球队整体风格的原因。只有大家对战术风格的整体认识达成一致,我们才能在很短的集训时间内,让球员在场上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

  本报北京7月14日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国足热身赛专题 

更多关于 国足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