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 在足协近日公布的最新国家队集训名单中,有27名球员入选。而在前两期的国家队名单中,共有44人入选。不仅如此,在中超16强中,除去外援,本土主力128人中,有国家队经历的竟达到了105人,也就是说80%的中国球员都有国家队经历。而从朱广沪时代的大选国脚到高洪波的海选,让更多人不解的是,中国国家队选材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源引《体坛周报》数据,在中超16强中,主力球员有176人,除去外援48人,本土的主力球员大约为128人,但仅从近几年的履历来看,这128人中,竟然有105人是现役国脚或曾经是国脚,也就是说中超的中国球员中80%都有国家队经历。
而如果算上2005年,朱广沪刚刚上任时组建的“国家集训队”,以及曾经入选过国少、国青、国奥的中超球员,这样的数据将更显离谱:中超本土90%以上的球员,都曾经入选过国字号球员。暂且不论国家队如此大范围选择球员是否正确,但从近年来这份国家队的庞大名单中,外界就提出了不少质疑:国家队选材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国家队的门槛难道如此一文不值?
在中超16强中,拥有曾经和现役国脚最多的是大连实德,他们共有14人。最少的是重庆队和深圳队,他们只有两人。而北京国安是13人、山东鲁能12人。越来越多国脚的诞生,也标志着“中国国家队球员”的称号变得廉价,因为随便一场中超联赛,双方场上的国字号球员就有可能达到10人以上。
对于国家队如大众选秀般地挑选球员,足协也有自己的看法。一位国家队内部人士表示,7年6换教练,国家队的教练当然希望能更多地考察球员,也给更多球员表现的机会。他说:“每一个教练都有自己的用人思路和任务,米卢和阿里汉不同,朱广沪和杜伊、福拉多也不同,所以有如此多的国脚诞生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