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洪波中国足坛第一反骨 坚持己见他敢跟足协唱反调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6月08日14:56  竞报

  文/张鑫

  中国足球也曾辉煌,可现在,它就像一只趴在玻璃上的苍蝇,外面的世界一片光明,却找不到出路……禁锢个性,急功近利,小富即安,如今的中国足球一片死寂,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中世纪欧洲的“黑暗时代”。

  王小波说:“人总是不可避免地走向平庸。”对于中国足球而言,当一位球员、教练不由自主地汇入死寂的主流时,走向平庸必然不可挽回。就在这百废待兴的时刻,自球员时代就被视为异端的高洪波走上了中国足球的前台。

  有人说,“平日里,高洪波为人谦恭低调甚至有些腼腆,但性格决定了他从不同流合污,他是中国足球脑后那块最大的反骨。”

  我们还无法判定初入国字号的高洪波是否只是灵光乍现,但他的特立独行必将为横亘在中国足球面前的铁幕敲开缝隙。

  秦皇岛上空密布的阴云终于忍不住了,雨水时大时小,空中有雷声隐现,高洪波站在场边出神地望着远处。比赛开始前,雨住云开。落日的余晖洒向场上的11名国足队员,似乎在向中国足球的传统叫板。

  中伊战首发阵容,较三天前中德战时有着巨大的变化。共有9人被替换,其中6人首次代表国家队出场,仅有4人具有国际A级赛事经验,分别为杜威、冯潇霆、郜林和周海滨。

  国足11名球员参加国际比赛总计95场,甚至不及伊朗老将马达维基亚一人的106场。

  在以往的国家队中,从未有哪位主帅敢于在首秀系列赛中做出如此尝试,派出如此之多的新人,何况面前的对手是伊朗队,他们是亚洲乃至世界的一流强队。

  尽管高洪波临场指挥的手势颇具世界名帅的风范,身着西服的他不时转身和教练组成员说着什么。但是,如此违背国足传统的行为势必遭到阻挠。

  赛前,足协某官员曾试图干预如此大胆的排兵布阵,但高洪波不为所动,加之足协掌门人南勇的首肯,他的战略最终得以顺利实施。

  高洪波的首秀系列赛并非锦标性质,但经历了本次国足集训,世人必须重新审视这位自球员时代就被视为异端的国足少帅。而横亘在中国足球面前的铁幕,也将注定由他来打破。

  球员时代的高洪波身体单薄,体能也不好,仅凭一脚射门功夫独步天下。从一开始,他便游走于中国足球体制和思维定式边缘。高洪波说,自己在球场上跑动甚至比守门员还少。

  高洪波的队友李红兵曾说:“像高洪波这样的球员在国内的足球环境中是很难打出来的。”

  “你今天训练不好,训练场跑动不积极,这可不行。”在效力北京国安时的一次队内分队比赛上,高洪波打入了本队11个进球中的9个,但是教练员依然对他提出批评。

  这次经历给高洪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当时心里很不服气,也不愿意接受他们的批评。我想的是你们用我不是用我去跑,不是用我其他方面,而是因为我的得分能力强,用在门前。如果要奔跑能力强,防守能力强的前锋,就没有必要考虑我。”

  高的一位朋友说:“平日里,高洪波为人谦恭低调甚至有些腼腆,但性格决定了他从不同流合污,他是中国足球脑后那块最大的反骨。”

  直到退役后从事教练职业,高洪波一直坚持着当年的想法,始终坚信自己作为前锋踢球的方式,即使有很多教练对他的球风进行指责。

  担任国字号主帅后,高洪波仍不忘用当年信条来改变年轻的国脚们,“人要完善自己,总是将自己的弱点去加强去磨炼的话,不如去强化自己的长处。”

  王小波说,“人总是不可避免地走向平庸。”对于中国足球而言,当一位球员、教练不由自主地汇入主流之时,便是其走向平庸之日。

  执教十年,高洪波之所以成为仍然坚持自我,独立思考的非主流教练,与他骄傲而执拗的性格是分不开的。对此,高洪波说:“我是比较固执,会一直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东西。”

  高洪波还说:“现在有很多很有潜质的球员,他们没有达到应有的成就,有很多因素在里面,因为现在足球教练员和我们那个时候有很大的不同,包括我们现在的环境和当年有很大的差异。”

  他继续解释说:“教练员对球员在场上的使用,限制了有些球员个人发展的空间。现在的教练员要求的是整体,就是说我要求你完成整体的一些要求,在这个前提下,你才能发展你的个人空间。这样的话,把很多球员的天赋和潜能给限制住了。这种现象的最大隐患,存在于青少年的培养方面,因为青少年是以培养个人能力为主的,不能要求成绩。”

  高洪波所说的现象在中国足坛屡见不鲜。很典型的一次是荷兰世青赛,陈涛因为在一次比赛中用脚后跟传球,而被场下的中方教练大骂。

  在高洪波治下的国家队中,蒿俊闵首战德国选择零角度打门,姜宁次战伊朗,在反击中的30米打门,按照绝大多数教练的章程,这实属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行为,而高洪波则一边鼓掌,一边为他们大声叫好。

  新浪体育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国足热身赛专题 

更多关于 高洪波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