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郜林PK韩鹏谁称国足第一锋 新战术竟让废柴变珍宝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6月01日22:37  新浪体育
郜林PK韩鹏谁称国足第一锋新战术竟让废柴变珍宝

郜林

  新浪体育讯 当国足迎战德国队的比赛,年轻中锋郜林出现在首发中锋的位置上时,让全中国球迷都大吃一惊。郜林在联赛中饱受困扰,上场比赛的机会寥寥,迄今在联赛中没有一个进球,几乎成为了申花队中的废柴。而另一个中锋韩鹏则是状态正佳,在联赛中也经常有上佳表现,如今已经打进了5个进球。两位中锋近期状态有云泥之别,不过,在与德国、伊朗队的两场比赛之后不难看出,高洪波的选择是正确的,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高洪波的信任让我们了看到一个超级中锋的影子。

  在开场后的前10分钟内,郜林经常是一个人顶在在前面,成为一个真正的单中锋。郜林在前场的活动极大的吸引了伊朗的防守,在开场后不久,郜林就有一次转中路的漂亮做球。就是这一个动作也许就是高洪波喜欢郜林的最大理由,与韩鹏相比,郜林的最大特点就是他的做球能力。

  从高洪波信任选择的球员中不难看出,高洪波在注重身体、力量的前提下,对球员的技术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他的队员都要求技术与力量并重,一条腿走路的球员在高洪波的阵容中不会得到重用。韩鹏与郜林这两位中锋,韩鹏的身体素质国内难寻,绝对中国第一轰炸机,他的头球能力在国内球员中还没有谁能够赶得上。不过,韩鹏在速度上、技术上的劣势相对明显,尤其是在发挥桥头堡的作用上,郜林不但可以坐镇禁区等待传球,活动范围也很大,当他拿球的时候可以选择做球或者直接转身攻门。中国队作为实力偏弱的球队,在国际赛场更多的进攻会是反击,在反击方面,韩鹏的速度很难跟上队友的节奏,而郜林就不需要反击中停留下来等待队友,可以一个人发动反击。

  另外在拼搏精神上,郜林也更胜一筹,他在联赛中鲜有上场机会,可以将全部精力放在国家队上。第15分钟,郜林反越位成功,几乎获得单刀机会,但裁判却判罚他越位,从慢镜头来看,郜林这球的站位是与对手平行的。郜林在上场的66分钟时间内,他并没有把自己定位于一个纯中锋,还频频来到两边为队友做球,活动范围很广,从第15分钟到第35分钟这20分钟时间内,他一次在禁区右侧背身拿球造成了对手犯规,为球队赢得一次绝佳的任意球机会,一次拉到与小禁区平行的左路,为队友传出一次好球,一次在禁区线上拿球被抢断后拼命反抢犯规,这些都是郜林的拼搏精神与大范围活动的典范。事实上,在上半场后20分钟里,郜林在前场拼命的反抢对中国队的中路拦截有着很好的作用,也能够延误对手的进攻节奏。

  当然,作为一名前锋,郜林的抢点意识也不弱于韩鹏。第30分钟,中国队左边路曹添堡拿球送出直传球到对方后卫身后,高速前插的郜林快速前插,不过对方门将也是出击到禁区外把球铲走破坏。在上半场结束前,荣昊禁区外右侧距门差不多30开外的任意球直接射门,球打在立柱上弹在门将背上后停在了门线上,这时候郜林及时出现,抢在对方后卫与守门员回身前将球捅射进了球网。这次进球虽然是捡漏,但也需要具备一定抢点意识与前插意识。

  下半场中国队换上了王永珀与郑智之后,中国队慢慢取得了中场的控制权,这个时候作为一名前锋要做就是等待机会,当队友传出好球能够一击即中,郜林在前场的拿球机会、做球机会也没有上半场那么多了。不过,郜林在配合中场球员方面依然发挥出作用,在第59分钟,姜宁禁区外拿球分球到左侧给郜林,郜林发挥出脚法细腻的特点,一个挑传到门前与郑智心有灵犀,可惜球稍微高出一点点,郑智没有碰到球。这次配合算是中国队全场最流畅的一次配合,没有出众的脚法与意识是无法完成这样的配合的。

  第66分钟,高洪波对郜林的考察结束,换上了韩鹏,在郜林下场时,他得到了现场球迷的热烈掌声。韩鹏上场后并没有太多亮点表现,中国队采用的地面配合与韩鹏的特点有些出入。韩鹏惟一一次精彩表现在第78分钟,周海滨中路断球,他长传前场韩鹏那里,韩鹏轻巧地头球点给郑智,郑智高速向前盘带,再短传给韩鹏的脚下球时候,球被断掉了。这次进攻充分表现了韩鹏的特点,头上功夫一流,脚下功夫三流。很显然,在与这支注重短传配合,注重一脚传球的国家队中,郜林比韩鹏更加符合国家队的需要。

  如果把韩鹏比作一个轰炸机的话,郜林就是一个头球弱化版、技术加强版、活动范围更大的混合型轰炸机。有这两个轰炸机的存在,国家队在中锋位置上有了更多的选择。

  (巴蒂)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国足热身赛专题 

更多关于 郜林 国足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