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国足以“德”服人言之过早 首秀显出战术变革思路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5月31日10:04  武汉晚报

  ——本报记者“阅卷”高洪波

  作为国字号海选“0分试卷”的神秘主角之一,高洪波上位一直被认为是中国足协“打海选招牌,行暗箱之实”的典型案例,不过话说回来,竞技体育终归要在赛场见真章,而1:1逼平德国也成为高洪波在公众面前交出的第一份“试卷”……

  一个师傅一个法,如施拉普纳的“不知道怎么踢就往球门里踢”、如米卢的“快乐足球”、又如朱广沪的“疯狗战术”……但以往无论何种战术,中国队“糙哥”之名确实坐实,尤其以开大脚为代表作。但中德之战90分钟却颠覆了我们的记忆,从开场到结束,国足长传进攻绝不超过10脚。

  中德之战两队控球率为53.5%比46.5%,这也充分表明1:1的比分不是“偷”来的。当然,如领队蔚少辉所说“我们也能像巴萨那样踢球”绝对属于脑袋被门夹了,事实上德国队无论有意无意,确实未能给国足足够的逼抢,但即便如此,由始至终坚持地面配合充分显示了新国足的战术变革,特别是中后场球员即便在遭逼抢时仍努力通过连续地面短传形成攻势明显带有主教练的战术意图。

  施拉普纳赛后点评——中国队没有作好赢球的准备!这句话挤兑高洪波毫无气质,属于混个平局就偷着乐的无胆匪类。

  但事实并非如此!高洪波开场派出“草根11人”,的确并未作好拿下德国队的准备,但如果高洪波在比赛前就作好了击败德国队的准备才叫“疯狂”。随着比赛进行,就是普通球迷也看出德国人已经顶不住,而高洪波也表现出了其一贯“趁你病、要你命”的指挥特点,下半时开场不久即换上周海滨,紧接着在20分钟过后连换韩鹏、郑智、最后时刻又换上杜威,如此调兵只能有一个解释,那就是高洪波想赢,至于国足最终没能打进致胜球只能是球员能力问题了,毕竟进球要靠球员来完成。

  高洪波年轻,他召集的“高一期”国脚们更年轻。

  在上海的采访中,高洪波明确表示了打造一支“青年近卫军”的梦想,但初生牛犊不怕虎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能否在遭遇一场或几场失败后仍坚持先进的技战术,与“开大脚”的陋习作彻底告别?能否在亚洲杯、世界杯等有成绩压力的赛事中保持“该出手时就出手”的那股狠劲?能否率领中国队重新挽回国人对足球的信心?这才是最终评价高洪波能否成为中国足球变革一个标志性人物的关键。

  高家军首战表现不错,但要说到以“德”服人,一场90分钟的热身赛而已,言之过早了。

  记者 马万勇 本报上海专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国足热身赛专题 

更多关于 国足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