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5日体育专电(记者汪涌)中国足协刚刚公布了新一任中国男足主教练人选,高洪波成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最年轻的主帅。不过,他可是这二十余年时间,走马灯似更换的十多位主帅中的又一人选,但愿他能够赢得良好的执教环境,将中国男足带出低谷。
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中国男足在亚洲算是数得着的强队,几次参加世界杯外围赛,都是只差一步。可惜的是苏永舜、高丰文等几任主帅都是壮志未酬。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队请来了历史上的首任外籍主教练——德国的施拉普纳。之后又有戚务生、霍顿。进入本世纪后,中国男女国家队双双陷入频繁更换主帅的恶性怪圈之中。男足就先后有米卢蒂诺维奇、哈恩、朱广沪、福拉多、杜伊科维奇、殷铁生等人出现在这一岗位上,现在又推出了新人高洪波。
频繁更换主帅,并没有为中国足球带来佳绩。除了米卢这位“老油条”因那届世界杯在韩国和日本举办,加上分组抽签等原因,获得仅有的一次成功外,之后的德国和南非世界杯外围赛,中国队连亚洲区小组赛都未能出线。亚洲杯决赛阶段,朱广沪执教的中国队小组即遭淘汰。北京奥运会足球比赛中,得天时地利人和的中国队更是中国代表团所有集体项目中最差的一个。
尽管近年来,中国足球水平不断下滑,导致国家队实力也随之受到影响。但如果中国足协备战得力,物色到优秀的主帅,并给主帅相应的空间,中国队在亚洲范围内仍是一支具备相当实力的队伍。但中国队频繁更换主帅,回回都记吃不记打,导致中国队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不能自拔。
进入本世纪后不到九年时间里,无论是“老油条”米卢,曾先后出任中国青年队和国奥队教练的朱广沪,荷兰人阿里·哈恩,还是现在推出的高洪波,都有鲜明的优缺点。中国足协作为中国足球第一责任人,应当有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胸襟,为所选择的主帅创造良好的执教空间,强化其优点,弥补其弱点。
中国国足频繁换帅,使其成为一个高风险的“短命岗位”,折射出中国足球决策者对国家队建设缺乏长远规划、短视、没有耐心、不懂得足球规律的一面。
中国男足主帅帅位的“短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政绩足球的牺牲品。主帅几乎都是球队失利后被抛出来的牺牲品,而从未见过一个决策者因球队的屡遭败绩而引咎辞职。这期间,中国足协历经了王俊生、阎世铎、谢亚龙等多任掌门人,他们从未因为战绩不佳而与主帅共同进退。离开足协后的这三人均获重用,与那么多黯然离职的主教练的命运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足帅主帅的“短命”,凸现决策者的外行气质。一支球队成型需要至少四年左右的时间,将帅和球员的默契、打法和风格的统一等等,都需要足够的时间。但中国足协的决策者中,外行颇多,往往自身缺乏定力。在球队失利而面对众多压力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解除主帅职务来降低和减少自己的风险。
频繁更换主帅,使得中国队一次又一次重组,长期处于动荡之中。频频解职,也使得那些主帅“血淋淋”输球换来的惨痛教训,失去了吸取的机会。用于每届国家队身上数以千万计的投资花为乌有。中国足球队就是在这样一轮轮的狗熊掰玉米的愚蠢更替中,重复着相同的失败。
但愿高洪波能拥有比他的众多前任长一点的时间,多一点的空间,在实战中迅速成长起来,而不是重演中国足球的又一幕悲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