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氏冷面杀手危局受命 他能否创造克林斯曼式奇迹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5月04日16:38  新浪体育
高氏冷面杀手危局受命他能否创造克林斯曼式奇迹

问鼎中超

  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5月4日消息:国足选帅经过漫长的时段终于尘埃落定,少帅高洪波最终当选,也成为国足史上最年轻的主帅。同为有着辉煌历史的冷面杀手型前锋,也都是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当选国家队主教练,高洪波的机遇堪比当年的克林斯曼,能否成为中国的克林斯曼也非常令人关注。

  球员时代,号称“金色轰炸机”的克林斯曼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记忆,冷面杀手曾经是德国国家队的骄傲,参赛108场,进球47个,进球效率相当惊人。尽管同巨星克林斯曼的辉煌经历无法相比,但高洪波的天赋也可称得上惊人。虽然刚刚在拜仁下课,但是他依然是德国年轻主帅中最有实力,也是最具培养潜力的人选。

  1985年亚青赛创造奇迹,包揽中国队全部5个进球,拿到了中国足球历史上第一个洲际冠军,当年世青赛对英格兰比赛中梅开二度,打进八强的历史迄今为止依旧是中国男足世界大赛的最好成绩。

  尽管时运不济,天才的冷面杀手还是在国家队效力的短暂时段充分表现。由于同施拉普纳执教风格冲突,正值当打之年的高洪波难受重用。尽管如此,1993年世界杯外围赛8场小组赛中,并非绝对主力的高洪波还是打进6球,成为中国队最佳射手。

  高洪波在球员时代当然是远远不如巨星克林斯曼辉煌,但两人却都可以称得上是天才型前锋,进球效率惊人,也都具有冷面的特点,只不过克林斯曼的机遇更好,而高洪波则机遇一般,球员时代也写满了遗憾。

  但成为教练之后高洪波却屡屡把握机遇,1999年仅仅33岁时即成为当年顶级联赛俱乐部广州松日队主教练,2007年仅仅41岁的时候又率长春亚泰成为当年中超联赛冠军,正式成为中国国家队主教练时也仅有43岁。

  而当年的克林斯曼成为德国国家队主教练时也仅有40岁,年轻的克林斯曼接替兵败欧洲杯的沃勒尔出任德国国家队主帅时也曾经饱受质疑。但此后克林斯曼用实力证明了自己,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赛上,克林斯曼率领德国队获季军,这对于此前已现明显滑落痕迹的德国队来说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

  克林斯曼在当年世界杯赛上率队获季军之后激流勇退,但两年的任期内德国队在34场比赛中取得21胜7平6负的骄人战绩,共打进81球,失39球,当年的冷面杀手崇尚进攻的性格在德国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2007年在长春亚泰执教期间,高洪波同样崇尚进攻,尽管队伍仅仅是中超二年生,但当年的进攻能力还是令人感到吃惊,48个进球仅略逊于进攻巨无霸山东鲁能,最终获得当年中超联赛冠军。

  按顺序排列,高洪波是中国国足史上第25任教练,也是最年轻的主教练。施拉普纳离开后,高洪波更是继戚务生和朱广沪之后的第三个国产教练。在未来几年中,高洪波的使命将包括率队征战2011年亚洲杯和冲击2014年世界杯预选赛,面对未来,高洪波能否像克林斯曼一样取得成功当然令人关注。

  年轻往往是双刃剑,缺乏足够经验但充满激情。当年的克林斯曼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成功率德国队再次崛起。而现在的高洪波与当年的克林斯曼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曾经是冷面杀手,也都很年轻,高洪波在如此重要的岗位上期待转型也将是必然现象。

  当年在球员时代虽然机遇一般,但这都与执教时无缘。事实上高洪波当年早早退役并成为教练之后一直是一帆风顺,虽然在长春亚泰后期执教时因为人事方面的龃龉而不得不离开,但此前率队夺冠的历史已经证明了他不俗的执教能力。

  事实上,当年克林斯曼在执教德国国家队之前,教练经验方面甚至远不如现在的高洪波,但这并未妨碍他的成功。此番国家队将给高洪波提供了更大的平台,高洪波未来的走势也将是最令人关心的话题。

  此前执教经验中,率长春亚泰夺冠是最成功经历,其中也有许多可值得借鉴的地方。虽然将来如何还未可知,但凭借高洪波此前的性格,断然不会像此前几次不成功的国字号主教练那样过于依赖郑智等大牌,结果反受其累。

  当年的克林斯曼在接手德国国家队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对球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一大批曾经的大牌老球员被请出球队,一大批新人也被大胆启用,最终塑造了攻势足球的理念,使得当时的德国队迅速走出低谷。

  如今的中国队与其有相似之处,在已经进入冰点的时候大幅改革将成为重中之重的事情,高洪波上任之后也有可能废掉一些不适合球队整体风格的大牌,而如果不像当年的克林斯曼那样进行大刀阔斧似的改革,国家队依旧会死气沉沉。

  (艾祺)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国足备战2011亚洲杯预选赛专题 

更多关于 高洪波 国足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