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坚走了,但对这位足坛名宿的怀念却远远没有结束。昨日,在看到老马突然辞世的消息后,一位曾与马克坚共度过3年运动员生涯的老队友晏秀鑫给本报打来电话,由于才知道这个噩耗,他为没能见到马克坚最后一面感到非常遗憾,“他走得那么突然,我甚至都还没见到他最后一面。我们怀念他,怀念以前与他在队里的点点滴滴,怀念他为中国足球做出的贡献。”
晏秀鑫告诉记者,他曾经与马克坚同时入选四川青年联队。在一起的三年的运动员生涯中,马克坚的为人与好学至今都深深烙在这位教育战线上退休多年的老人的记忆中———
好学 他常往图书馆里钻
1954年的西南青年联队18人中,马克坚当时还未满17岁,所有人都称马克坚为“小门头”。虽然在队里的年龄最小,但“小门头”那时已经很有实力了:他的身体素质达到了当时国家制定的《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的最高要求———二级水平,是全队最好的之一。
马克坚平时训练已经非常刻苦,但业余时间他对各种知识依然充满渴望。“他那个时候最喜欢看的书就是《中国青年》和《科学大众》,还经常去重庆市图书馆查阅体育资料。除此之外,每次训练结束之后,他除了完成训练日记之外,还会在本子上记录每天训练中的心得,从来都没有间断过。”晏秀鑫认为,正是他的勤学好问才使他成为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核心人物之一,毕竟起草有关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和俱乐部体制的改革文件表示谁都可以的。
敢练 他篮球场上秀“鱼跃”
晏秀鑫透露,马克坚在运动员期间练成的鱼跃扑球绝活源于一次对外交流。当年西南青年联队一次到武汉与当时的世界强队、匈牙利国家队的机会。尽管西南青年联队最后以大比分落败,但就在这次比赛中,马克坚第一次看见对方守门员使用的鱼跃扑球、手击球和手抛球等技术动作。“回来之后,马克坚每天训练更加刻苦,并且每次在训练结束之后,都会找队友在球门墙进行加练。”晏秀鑫至今对老马的模仿能力赞不绝口,“他的学习模仿能力非常强,不仅很快掌握了这几项技术动作,而且拳击球和鱼跃扑球也成为他之后成名的招牌动作。”
晏秀鑫说:“他除了足球外,还喜欢篮球和游泳,并且实力都还不错,经常跑到女篮那边打球。还记得有一次我们去做足球巡回推广时,与一个地方篮球代表队打比赛,在篮球场上司职后卫的马克坚是我们的头号主力,他的鱼跃扑球用在篮球里面,经常成功抢断,最后我们依靠身体素质的优势大比分击败对手。
重情 队友心中永远的哥们儿
足球比赛中守门员与后卫之间的配合相当重要,如果后卫站位出错导致丢球,经常会招来守门员的大声喝骂。身为后卫的晏秀鑫告诉记者:“那个时候马克坚的性格很好,与我们后卫之间的感情也是最好的。如果我们在比赛中出现失误,他都会上来拍拍我们,从来没有责怪后卫的意思。”
晏秀鑫回忆,当时外出比赛,旅途中无论是坐车、坐船还是在睡觉时对于铺位好坏的选择,马克坚从来都不与队友争,“一次北京,我们都住在体育场看台下面,有些位置相对来说空气会比较好一点,晚上会睡得舒服一点,马克坚却让队友先选位置,从来不争。”晏秀鑫一直认为老马是个重情的人,“队伍解散后,马克坚一直在北京,但老队友们只要有求他的地方,他无论多忙都会热心地帮我们解决问题。”
本报记者 崔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