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少赛正在乌兹别克打得如火如荼。因为工作之故,近日与国少的教练组、工作人员联系频繁。无意中,前方告诉我了这样一个小细节。
话说国少出征乌兹别克之前在机场候机,不少乘客看着孩子们身穿统一的队服,但并不清楚他们要去干嘛。于是,乘客中便有人问发问了:“你们是干什么的?”小队员们回答:我们是从事体育运动的。乘客追问:“什么运动?”孩子们憋了半天,居然就是没敢说自己是踢球的,而且是马上要去参加亚少赛的中国少年足球队!
听到这故事的一瞬,我不知为何突然失语,沉默半天,才继续与前方通话。挂断电话之后,我一直在想,这些国少队队员今年最大的都还只有16岁,最小的9号南云齐10月6日才刚刚度过15岁生日。身为国少队一员,这么小的孩子原本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为前途感到振奋。但是,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涉世未什的孩子不敢承认自己从事的项目,不敢承认自己是踢足球的?
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马拉多纳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接受本报专访时所说的一段话,“吸引孩子踢球、在他们心中建立足球神圣的理念,是一个国家振奋足球的基本,这需要一种极为耐心的引导,对失败者肆意的发泄和藐视只能让孩子们产生迷茫、失去理想。”看看中国少年队那些十五六岁的小孩,他们的表现,难道不正应了球王的这段话吗?
近些年来,中国足球每况愈下,在技战术水平下降的同时,大赛成绩不尽如人意,领导不满、媒体不满、老百姓不满。于是,中国足球便成为了国人恶搞与嘲讽的对象,比如,现在的谢亚龙在网络上已经不再是中国足协的负责人,而成为了一种符号。当我们在宣泄自己情绪时,我们是否想到过这样的行为会对我们的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
现在,中国足球面临的一个严峻现实是踢足球的孩子越来越少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固然,国字号队伍成绩不好、中国足协管理不善等等,都是重要原因,但外界长期“挤兑”中国足球,现在的家长谁还会愿意送自己的孩子去踢足球?谁会让自己的心肝宝贝投入一项没有前途甚至没有口碑的职业?时间再长一些,中国足球的未来在哪里?中国不踢球,也许将不再是一个媒体口号,而将成为如铁般的现实。这一切,绝对无助于中国足球走出低谷。 ★马德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