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傅亚雨北京报道
明天(10月2日),乌鲁木齐,U17国少将登上飞往乌兹别克首都塔什干的航班,正式踏上亚少赛征程;一天之后,广东名将基地,残阵训练了近10天的U19国青也将收拾行囊,借道广州奔赴曼谷,开始亚青赛前唯一热身,而亚青赛则将于本月底打响。远离世界杯,奥运会溃败,留给中国足球的只有动荡和漫骂。没有足协掌门人,没有国家队,更没有国家队主教练……这时,孩子们动起来了。
分管青少年的副主席杨一民也动起来了。国少离开香河前往乌鲁木齐之前,他先是到香河看了一场教学赛,随后便赶往广东探视缺兵少将的国青。10月初,他要参加在香港举行的国际足联讲座,“结束之后马上去乌兹别克看亚少,下一站就该是沙特亚青赛了……”杨头的日程表排得满满的。可以说,在08年残留的几个月中,亚少赛和亚青赛已经是中国男足最后的救命稻草。但对于杨一民来说,此时他关心的并不是如何抓住这两根稻草。
“对于这两支球队,足协不给任何成绩指标,就连出线的任务都不谈!”在香河观看国少教学赛时,杨一民语出惊人。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出线足球曾是中国足球的最大特色。“我们要按足球运动的发展规律来对待青少年。在欧美,很少有人把U17、U19国家队的成绩当回事,因为他们都知道,衡量一个国家足球水平高低的只有成年国家队,青少年队的任务仅仅是为国家队培养和输送人才。”足协态度的转弯,是看清了规律还是出于更为现实的考虑,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这不是坏事。
“现在,中国足球遇到了很大问题,我不同意什么救命稻草的说法。即使国青和国少都拿了冠军回来,能说明我们的水平在亚洲是最高的吗?能证明我们的国家队是强队吗?出成绩本来就不是青少年队的任务,如果我们把本来不该由他们来做的强加给他们,只能走入歧途。”杨一民说,足协要做的就是真正给国青和国少松绑。
“青少年的培养工作将是今后足协的重点之一。这是很有客观规律的,各个年龄段该练什么,国际上都有非常成熟的经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按照规律来。”杨一民坦言,以前足协对青少年国字号教练也是如此要求,要他们按照年龄段来练,“但一给任务,一切就变味了。教练一旦有了成绩压力,就不得不在训练中加入很多成年队的东西,他们也没办法,没有成绩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而我们都知道,青少年的技术动作,一般在19到20岁左右就定型了。如果不在这个阶段之前把技术基础打牢固,以后要想再补课,一来非常困难,二来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得不偿失。”
杨头说,不仅不能给青少年教练成绩的压力,就连亚青赛、亚少赛出线的压力都不要给他们。“出线也是一种成绩压力,有压力,就会影响到教练的选材。大家知道,青少年比赛中,身体能力的强弱将影响很多。为了打好比赛,为了出线,教练们就会选择身体更强壮的队员,而那些技术基础好但身体偏弱的孩子肯定比赛中不那么好用,但就发展前景来看,技术好和身体好的谁潜力更大?如果给教练的要求、对他的评价就是培养人,那么他肯定会选择那些技术好、有潜力的球员。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我们说亚少赛、亚青赛出线了,这些队员能得到更多国际比赛的锻炼,这是没错的,但如果我们为了明年的几场球而放弃了真正有潜力的球员,而那些资质平庸的队员多打这几场比赛就能成为天才吗?”
他用了不少反问句,意思也非常明确,就是让青少年教练完全脱离成绩束缚,踏实地、按规律培养青少年。“这个年龄段,应该只有个体的概念而没有队伍的概念。只要涌现出好苗子,没出线一样值得称赞;反过来,即使拿了冠军但看不到未来,这样的冠军不要也罢。青少年培养,要坚决跟锦标主义说再见!”一位足协官员曾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