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马德兴报道 在亚足联推出U22亚青赛以“外力”推动青少年足球之前,中国足协也已意识到了后继乏人的问题。他们早就开始筹谋,如何让青少年队伍数量稳定下来。最主要的办法,就是让全运会和城运会的年龄段交叉,保证各年龄段的球员都有球可踢。
足协青少部于2002年作出决定,规定从2003年的长沙城运会开始,参加城运会男足赛的球员年龄必须在17岁以下,这缓解了青少年球员的生存危机问题。像2003年的城运会是1987、88年龄段的球员,2005年的全运会是1985、86年龄段的球员,2007年城运会是1991、92年龄段的球员,2009年全运会是1989、90年龄段球员,这就迫使各个地方重视各个年龄段的球员,而不像以前只重视奥运年龄段球员。
这个规定虽然让地方重视了非奥运年龄段的球员培养工作,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在城运会结束之后,由于这个年龄段的球员已经没有比赛任务,便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何让参加完城运会的队伍继续保留、生存下去,成为了足协青少部当前首先考虑的问题。
在2007年城运会男足(91-92年龄段)预选赛期间,青少部提出一个方案,奥运会以4年为一个周期,包括两个年龄段,由这两个年龄段的球员轮流参加城运会预选赛、城运会、全运会预选赛及全运会,以便能够让现在正在踢球的球员继续有球踢。
具体说来就是:1991、92年龄段球员是2007年城运会的适龄参赛球员,但为了在城运会后让这个年龄段队伍继续保留下去,决定将参加2011年开始的第12届全运会(2013年进行)男足预选赛的队伍年龄也规定为1991、92年龄段的队伍,而不是1993、94年龄段的队伍;在2012年的预选赛中,参赛队伍是1992-93年龄段球员;然后,根据两年预选赛的成绩来确定参加2013年全运会决赛阶段比赛的队伍。最终参赛队伍是1993-94年龄段球员。
也就是说,全运会和城运会的预选赛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在前一年进行,而是提前两年展开,安排不同年龄段球员去参加。全运会和城运会是每四年一届、交叉进行,让足球项目的队伍也交叉进行。取得好成绩的队伍,最终是一个周期各个年份的球员都很重视的球队,而不是偏重某一个年龄段的队伍。这与亚足联推出U22青年锦标赛的思路是一致的。坚持下去,也许会部分解决青少年后备人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