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晓宁报道 中国足球败于人祸!除了谢亚龙和杜伊,各级国字号球队的领队,成为“人祸”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带领球员喊“主教练××”的国家队领队蔚少辉、面对队中矛盾不作为的国奥队领队李晓光、引起争议的前女足领队李飞宇……这些原本应该隐藏于球员和主教练身后的管理人员,在谢亚龙在任期间屡屡成为矛盾焦点。毫无疑问,他们是作为谢亚龙的“亲信”以“掺沙子”的状态被安插在各队中的。在谢亚龙面临下课,国字号球队即将重建之际,他们是随谢亚龙的离开而离开,还是留在原位面临重新定位?
事实上,在以往历届国字号球队重建之时,如果没有特殊原因,领队人选一般都由上一届国字号球队中的领队继续担任。比如朱和元在国家队领队的位置上待了六年———2001年4月阎世铎首次对中国足协内设机构和中层干部进行调整,朱和元出任国家队领队,直到2006年底,他从国足领队的位置上卸任,改任青少部主任。这六年中,朱和元先后和米卢、阿里·汉和朱广沪三人搭档,既经历了2001年十强赛的辉煌,也经历了2004年世预赛小组赛折戟沉沙的失败。
2006年底,蔚少辉接替朱和元出任国家队领队,在此前,他曾担任足协08办公室主任。在2006年年底,蔚少辉由副处级升级为正处级,而在足协的轮岗竞聘中也被谢亚龙提拔为国家队的领队。在不到两年时间内,蔚少辉经历了国家队从朱广沪到福拉多再到杜伊的过渡。而这也是国家队最为混乱的时期。在朱广沪后期,由于谢亚龙对于杜伊信任有加,作为谢亚龙“亲信”的蔚少辉就曾力挺杜伊“顾问”足协。而朱广沪下课之后,福拉多入主国家队,杜伊则担任总教练。但当杜伊掌管国家队指挥大权的时候,蔚少辉转而成为“倒杜”派,本应负责日常管理的领队却卷入了权力斗争的是非之中。如果说谢亚龙应该对国家队在世界杯预选赛上的惨败负主要责任,那么领队蔚少辉也难辞其咎。一旦新国家队开始组建,蔚少辉是否留任领队之位,确实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2006年9月,李晓光回到足协。1998年到2001年,李晓光曾长期担任国管部主任,曾经担任过霍顿和米卢两任外籍教练的领队。2003年12月李晓光从中国足协辞职,到江苏舜天担任助理教练,2004年7月和迟尚斌一同辞职。2005年2月出任排管中心综合部主任。而2006年谢亚龙将李晓光从排管中心调回了足协。刚回足协时,李晓光除了一个正处级身份以外,并无正式的职位。不久,谢亚龙就宣布由李晓光担任国奥队领队,而外界也认定,这也是谢亚龙把李晓光调回足协的唯一目的。在担任国奥队领队期间,李晓光由于此前在足协的经历,面对矛盾大多采取不作为的态度,因为也纵容了国奥队某些不良倾向,以至于国奥队到后期事故频发,群殴、“情色门”等事件屡见不鲜。由于李晓光回足协直接针的是国奥队领队的职位,但目前距离下一届国奥队的组建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李晓光便直接面临无处安置的境地。
新浪体育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