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琛当年也曾被炮轰 沈家军失败竟缘自万米跑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7月17日09:13  东方体育日报

  本报记者李冰长春报道

  作为参加2005年世青赛时那支中国国青队的主教练,克劳琛也曾经因为训练量是否足够的问题,饱受包括球员在内的严重质疑,“训练缺乏系统性”也成了他和杜伊共同的“罪证”。

  世青赛前,固执的克劳琛一直按照自己的计划对球队进行训练,在他看来,备战世青赛是一项系统工程,决不能随意更改或者调整,这也是他出言训斥那些训练结束后还想加练的球员的主要原因。克劳琛的强势,自然引发了中方人员和队员的不满,在得到球员“量不够”和训练“吃不饱”的投诉后,当年5月22日,足协郑重其事地以书面形式向克劳琛递交了一份“建议书”,就包括应该增加训练量在内的六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虽然不像这次中国足协直接给杜伊发出的“最后通牒”,但本质上都是在“逼宫”。

  当中青队用三战全胜的战绩昂首从小组出线后,克劳琛用事实狠狠地抽了那些质疑他的人一记耳光。现在的国奥队,跟三年前国青队的情形多少有些相像,虽然无从断定杜伊是否跟克劳琛一样心里有数,但那些更多的是中外足球理念上的差异,却被人为地加以利用,到底出于什么目的,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了。

  2003年12月,随着当时的那支国青队整体升格为国奥队,中国足协对这支即将参加奥运会预选赛的球队也开始重视起来。成都毛家湾集训期间,足协特意派出了体能专家对沈家军进行指导。

  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国奥队雷打不动的一天三练:每天早上,当其他人还在睡梦里的时候,国奥队员已经开始了万米跑的征程;吃过早饭稍事休息后,上午的训练仍然以体能训练为主,到了下午技战术训练的时候,用队员自己的话说就是“人是飘的,腿却像是灌满了沙子”。

  那段时间,队员频频在训练中受伤,在体能几近透支的情况下,在当时督军的足协副主席阎世铎“一切从实战出发”的严格要求下,在十二强赛开打之前,想要从沈家军中找出一个一点伤没有的球员,绝对是一种奢望。而每天一个万米跑的结果,就是让队员完全找不到了踢球的感觉,小组赛刚刚打过两场,国奥队就以一负一平的战绩,基本上失去了出线的希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李宁iRUN跑步俱乐部 晒晒新败的李宁赤壁001
有奖招募:李宁大篷车宿州、公主岭站记者
李宁3+1篮球挑战赛火热报名中 写感受 赢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