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四大“元老”齐聚广州 戚务生:两年后重返越秀山(2)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3月21日02:57  广州日报大洋网

  马克坚

  中国男足“智囊”

  马克坚在中国足球的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他是新中国的第2代国脚,曾在守门员的位置上效力了10年,退役后转入国家体委工作,之后又在中国足协长期工作。在马克坚50多年的足球人生中,他见证了中国男足7次冲击世界杯的过程。

  作为主管国家队的足协官员,他直接参与了苏永舜之后历届国家队教练员和球员的选拔工作,亲自选聘了施拉普纳、霍顿和米卢3位外籍主帅。马克坚在中国男足近30年来的发展史上一直扮演着“智囊”的角色。如今,马克坚还是中国足协的技术顾问,足协官员在许多棘手事务上还要向他请教。

  上世纪80年代末,担任中国足协技术部官员的马克坚很重视中国男足的技术风格形成,所以他也很喜欢选用广东教练员和球员。彭伟国、胡志军等人在徐根宝率领的国奥队效力期间,马克坚一直出任领队,对广州球员的成长关爱甚多。

  马克坚还亲自参与策划和设计了中国足球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改革方案。对于中国职业联赛的盛衰起落,马克坚心里最为清楚。此前3次举办同类型的怀旧对抗赛,马克坚每次都到场参与,这次他是以前中国国家队领队的身份前来广州观战。广药队去年冲超成功,马克坚是第一个提出了“保持了中国足球顶级职业联赛版图完整”概念的人。此次来广州,马老衷心希望广东和广州足球界的人士能团结一致积聚力量,将南派足球重新发扬光大。

  戚务生

  两年后重返越秀山

  1986年,戚务生成为广州白云队的主教练,并带队征战了两个赛季,将球队带成全国强队。20年弹指一挥间,戚务生在2006年再次回到广州,承担起了带领广州足球再塑辉煌的重任。虽然在2006年广药队冲超失败,但广州球迷依然感激戚务生为广州足球作出的贡献。在周末的越秀山球场,戚务生以另外一个身份来到赛场,作为1997年十强赛的中国国家队主教练,戚务生带着昔日弟子,与原广州太阳神队追溯过去的岁月。

  在广州的生涯注定是戚务生脑海中最为深刻的记忆,谈到当年在广州的日子,大戚对军体院的生活仍历历在目。而对于广州足球的肯定,大戚最为经典的一句话是,“彭伟国离开国家队之后,我再也没有看到过一个能够像他那样传出如此多致命球的中场队员。”

  在2006年,戚务生处心积虑地希望重拾南派足球风格,他甚至公开表示希望在广州培养更多的彭伟国出来。然而现实与时间跟他开了个玩笑,在残酷的冲超大战中,准备不足的广药队在这一年功亏一篑。带着伤痕,戚务生黯然离开了广州。

  在2007年,广药队终于冲超成功,戚务生也在此时第一时间给球队送来了祝愿。戚务生最让我们记得的话是,“当南派足球重新回来的一天,就是中国足球复兴的时刻。”

  王俊生

  职业联赛缔造者

  从1991年到2000年,王俊生一直担任中国足协常务副主席。作为中国足协在上世纪90年代长达10年的“掌门人”,王俊生曾是中国媒体和球迷耳熟能详的一个名字。在王俊生任内,他最大的贡献就是为中国足球带来了职业化的改革,为中国足球缔造了甲A联赛。

  从足协“掌门人”退下来之后,王俊生在中体产业出任董事长,期间已经很少再出现在与足球有关的新闻中。

  这次广州之行,王俊生作为前中国国家队的团长,是第一次参加国内同类型的活动。当年的甲A风云、当年的甲A名将,王俊生是何等的熟悉。时间退到12年前,正是广东足球在职业化时代最鼎盛的时期。那一年,广东足坛共有4支甲A球队,广州一城之内就有3支甲A球队。正因为如此,那一年王俊生把中国足球工作会议安排在广州召开,会议的主题是继续深化探讨中国足球体制改革的模式。

  12年后,广东足球的大环境已今非昔比,中国的顶级职业联赛也远离了甲A时代的盛景。这一次再来广州,再次见到甲A的老球员们,已经远离中国足球的王俊生不知道将作何感想?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