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路:追求风格的统一 朱广沪在澳门的另外一工作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07:00 体坛周报 | |||||||||
一肩双挑的朱广沪放下了国家队,挑起了东亚队。即将打响的东亚运动会成为了朱广沪登上的另一个考场——在执教国家队交出一份“良好”的成绩单之后,人们自当更关注其此番在澳门又将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 直观上看,由于日、韩两强各自派出的代表队有着明显的“业余性质”,中国队虽然同样年轻但却是由齐刷刷的一拨职业球员组成,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夺取冠军已经成为摆
对于中国队而言,应当说自身具备了相应的能力,夺取冠军的指标不能称之为“至高无上”;不过,正是由于比赛性质,对手情况等特殊性的存在,使得中国队又似乎不能简简单单仅仅以摘得一枚金牌为唯一目的,换言之,澳门之行,朱广沪同时肩负着一项比夺冠更为重要、更具深远意义的工作——那就是,如何能在年轻一代的中国球员身上,将其在执教中国国家队过程中初步摸索到的一种中国足球的风格,继续体现出来并有效保持下去。 在东亚,日本队和韩国队无疑是中国队的天敌。有关中国足球与日、韩两国足球究竟差在哪里的问题,实乃源远流长。 客观分析,中国队的差距近乎是全方位的——从技术到战术,从体能到心理……不过,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现象是:论整体实力,中国队与法国队、德国队都相差N个档次,但你有没有发现,当日本队与法国队较量、韩国队与德国队对抗的时候,两支球队的整体形态和与中国队交手的时候均相差不大;同时更耐人寻味的一个现象是,只要是来自于日本或者韩国的球队,不论是成年队、青年队、少年队甚至业余性质的球队,比赛场上你大都能很迅速、很轻易地辨认区分出它们的国籍。 这又是为什么呢?答案的核心只有两个字:风格。 早在十几甚至二十年前,日韩两国足球便在充分了解自身特点的基础之上,各自开始了探求与树立本国足球风格的历程。其中,日本足球以巴西足球为榜样,逐步确立了强调技术意识、讲求地面配合、控制比赛节奏的“日式打法”;而韩国足球则以德国足球为样板,同样逐步确立了保持整体队形、强化拼抢对抗、谋求简单快速的“韩式打法”;紧接着,两国足协又有目的地将各自确立的风格雏形坚持始终并大力推广,日积月累,属于两国足球自己的风格愈发成熟,也在一系列国际比赛中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足球过去几十年中一直处于风格缺失的混沌之中;具体体现在:当人们提到中国队的时候,很难在头脑中即刻建立起类似提到日、韩两队时的那种“清晰的形象”,反而是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四不像”的模样。 表面上看,一支球队的风格与战绩看似没有什么直接的关联,但仔细考量之后足以得出一个结论:相对成熟而固定的风格往往能给一支球队带来相对高的战术稳定性,而战术稳定性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又能决定其能否成为一支摧不垮、打不烂的球队;可以想象,当一支球队的场上球员自然融入业已成型的风格与战术体系中的时候,不论是球员个体能力的发挥还是球队整体配合的默契也就自然拥有了更多的保障。 指望朱广沪在短时间内彻底提升中国队的技术含量,因受制于球员技术功底的参差不起显然不甚现实,但我们欣慰地看到,朱广沪执掌帅印以来,中国国家队开始确立并渐渐巩固了一种属于自己的“风格”——概括起来就是:用强调积极拼抢、位置职责的整体防守抑制对手的进攻,同时以强调速度和边路的快速反击、附以精心设计的定位球套路来攻击对手的球门。 不论如何,中国足球未来一定要极力避免以往曾经出现的风格格外混乱、打法千奇百怪的尴尬情形——诸如:国家队是4-4-2、国奥队是3-6-1、国青队是4-5-1、国少队是3-5-2……而若朱广沪真的想成为一名对中国足球有所突出贡献的人,其最大价值体现莫过于通过执教国家队、东亚队以及今后的国奥队等等,尽早将中国足球的技战风格实施“和平统一”。 归结起来:足球场上,“风格”常常可以转化为一种威慑力和战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