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朱广沪巧对08战略 国足“12+18”模式新鲜出炉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11:41 体坛周报

  记者马德兴报道 在此次“备战08奥运训练工作研讨会”的第二天,国家男、女队主教练除了总结到今年东亚四强赛为止的组队情况之外,另一个重点内容就是从业务角度阐述各自的备战08奥运思路。由于女足奥运会不存在年龄问题,因而可以把准备亚运会、亚洲杯、世界杯以及奥运会统一协调起来考虑,而男足奥运会与亚运会有严格的年龄限制,无法与亚洲杯赛、世界杯预选赛混为一谈,因而身兼国奥队与国家队主教练的朱广沪将用怎样的思路来备战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尽管到现在为止,朱广沪一直都避讳正面谈论08奥运的问题,但从这次东亚四强赛以及组队报名东亚运动会的情况来看,“充分发挥老队员的作用”、“以老带新”是朱广沪在实施奥运备战战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思路,也是他在执行过程中的灵活性的具体体现。按照总局领导的指示以及中国足协领导的要求,今后几年内国家队与国奥队“合二为一”,以08奥运适龄球员为主、超龄球员为辅。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今后的国家队人员组成大致为“12+18”的模式,即12名左右的超龄球员加上18名左右的适龄球员,具体人员组成情况则根据赛事的重要性随时适当变化。朱广沪正是巧妙利用了这一“可变性”。

  东亚四强赛,08奥运适龄球员首发最多的是首战韩国队,即陈涛、赵旭日和郜琳,此后两战均只有赵旭日和郜琳首发。打日本队,在领先后才将陈涛、周海滨以及蒿俊闵替换上去。但在与朝鲜队的比赛中,同样是在领先的情况下,朱广沪并没有把奥运适龄球员替换出场。原因何在?因为确保比赛胜利是作为教练的第一要求,而锻炼年轻球员相比结果通常是第二要求。

  朱广沪很清楚:教练只有靠不断的胜利才能赢得信任,年轻球员要成长起来,也必须在不断的胜利中才能增加自信心,才能更好地得到锻炼和培养。一名在不断胜利中成长起来的球员与一名在不断失利中成长起来的球员有着天壤之别。就像这次东亚四强赛上,男足的年轻球员和女足的年轻球员相比,同样是锻炼,效果和价值是截然不同的。

  因而,这也就不难理解缘何在这次东亚运动会男足的二次报名中,朱广沪会将诸多1985年以前、1982年以后出生的球员列入名单中,而不是像首次报名时所谓的年轻球员全是清一色85年后出生的08奥运适龄球员。按总局和足协领导的要求,这次东亚运动会是08国奥队正式竖旗的第一仗,而且必须要多给08国奥队创造比赛条件和锻炼机会。但朱广沪巧妙而充分地利用了东亚运动会男足参赛球员限制年龄是198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这一条,吸纳了部分1982、83、84年出生的球员,像杜威、孙祥等这些现役国脚的经验和能力显然要强于大多数1985年后出生的球员,无疑能在队伍中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同样,我们也不难想象,按说2006年多哈亚运会是08国奥队的一次很好的练兵机会,但朱广沪肯定不会像当年沈祥福那样带“纯国奥队”去参赛,而是会充分利用“参赛球员年龄在23岁以下”这一条,召入部分198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球员。像上届釜山亚运会男足冠军伊朗队就并不是纯国奥队队员,而且届时不少参赛队在未来多哈亚运会上肯定依然会起用1983、84年龄段的球员,这至少也就确保了中国队在比赛中不会在年龄方面吃亏。

  由此,“以大带小”才是朱广沪真正的备战08奥运的思路。经过几年比赛的锻炼,逐步培养出具备担当国家队主力能力的年轻球员,最终过渡到“纯国奥队”。毕竟奥运会上,除了3名超龄球员外,上场比赛的有8名年轻球员,其中只要有五六人具备在国家队打主力的实力,就能相对轻松地应对奥运任务。像这次东亚四强赛上,赵旭日和郜琳就初步具备了担当主力的能力,在未来两三年中再逐步培养和锻炼出几名这样的年轻球员也并非难事。


  爱问(iAsk.com)
  朱广沪 相关网页约1,575,326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