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破解朱氏战术密码:横向移动故意留一手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8月08日10:41 《足球·劲体育》 | |||||||||
首战韩国,中国队开场4分多钟就被罚下一人,别无选择地陷入全线防守;次战日本,面对技术优于我们、中路渗透能力很强的对手,密集中路、压缩阵线,放开边路给对手传中,然后利用身高优势化解对方的传中球也似乎是必然选择;三战朝鲜,意外的一个点球,使得本来习惯于打反击的朝鲜队必须选择主动进攻,中国队回收密集阵线防守也就成了扬长避短的聪明应变,防守!防守!!三战进了五个球的朱家军,表现得最强烈的特点就是防守!
实际改造一支球队从防守抓起在教练圈子里是一个潜在的规律,东亚四强赛朱广沪为我们完整地展示了他的防守思路,在中国队3场比赛41次抢断成功中,中场区域的抢断成功率达到了85%,在中国队的57次犯规当中,中场区域的犯规达到了75%,尽管在现代足球比赛当中,这个区域本身就是比赛争夺最为激烈的区域,然而这个压倒性的比率数字还是让我们看到朱广沪把中国队压缩成了一块坚硬的饼干。 至于进攻,朱广沪上任以来就一直在强调定位球战术,在5个总进球当中,中国队也确实在定位球中取得了2个进球。很显然,把谢晖或者郜林空投到前场然后利用中后场的长传球发动反击的那种简单粗糙的进攻方式还不能算是中国队成型的进攻组织,3场比赛中国队的传中次数只有19次,成功6次。 纵向距离压缩到35米 通过压缩阵型形成密集防守,这在打日本的比赛中最为突出。毫无疑问,日本队员最擅长的是中路渗透和一对一的突破,而最大的弱点就是队员的身高不足,朱广沪在这场比赛中作出了非常有针对性的战术安排。他在排出的352阵型中作出了三后腰的正确布置,中场3名后腰队员中李彦偏左,徐云龙居中,赵旭日偏右,密集中路防守,同时在左右两名边前卫助攻的时候,李彦和赵旭日要补到边前卫的位置上。从纵向距离看三条线的距离始终在防守时压缩在35米左右,使得日本队员进攻时必须面对中国队中路异常密集的“压缩饼干”。全场比赛日本队有29次进攻到中国队的30米区域,从进攻方向上分析他们从中路发动的进攻只有6次,仅仅占20%。朱广沪这场比赛的战术思想非常明确,那就是防中放边,通过密集中路防止日本队的渗透和中路的前场定位球,同时利用身高上的优势化解对方的边路传中。 全场比赛日本队的边路传中一共有19次,右路传中9次,左路传中10次,这19次传中只有4次抢到了第一点,成功率只有21%,其中还有两次传中是比赛开始阶段孙祥与张永海还处于磨合阶段获得的。这说明尽管济科换掉了全部11人,但是朱广沪对日本队作出了非常有针对性的战术布置。虽然日本队所进的第二个球是中路渗透的结果,但是这个本来是传身后球的直传球已经被张永海铲断下来,只是碰巧又落到对方队员脚下才导致了失球,失球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横向移动故意“留一手” 打韩国的比赛由于开场不久郜林就被误判罚下,所以中国队的防守思路相对更加统一一些。韩国队上半场攻到中国队30米区域的次数达到21次,其中重点集中在右路,达到了10次之多。韩国人上半场右路传中6次,左路传中3次,但是这9次传中只有1次第一点被韩国队得到。韩国队与日本队不同的是对方的前锋有身高和冲击力,韩国队大多数传中球都是斜传,对于中国队的后卫来说防守则相对容易一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孙祥、曹阳两个边前卫在防守时对中路第二点的支持,韩国队的传中球被中国队后卫解围出来之后,大部分第二落点都被中国队得到,所以韩国队上半场禁区内的射门只有两次,在中国队30米区域的射门有3次,30米外远射有3次,8次射门中只有3次射正。 韩国队在面对中国队密集的防守阵线时非常有经验地加强了左右两个边路的调动,但是中国队在对方攻击方向发生变化的时候始终能够快速保持整体队形的移动,在全队整体左右移动的过程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除了一名边前卫保持位置在盯防远端的进攻球员而成为队形里的“留一手”之外,其它所有队员都整体往对方的进攻方向作横向移动。当对方从左路进攻时,除了曹阳之外,中国队的所有队员集中到中场偏左的位置防守,而对方转移到右路进攻时,除了孙祥之外所有中后场的防守队员又迅速移动到中路偏右防守,韩国队全场比赛完成了8次这样快速的两个边路进攻方向的转移,但是中国队只给了对手2次最终完成传中机会,整体移动的队形使得对方的进攻方向即使作了大范围转移之后成功率也只有25%。 协防逼抢的局部人数优势 中国队在与朝鲜和日本两场比赛中的抢断成功次数都是16次,然而这些抢断成功完成的区域却有着很大的区别。对朝鲜的比赛中最大的特点就是中国队在中场区域的密集防守是通过在局部对对方形成人数优势获得的抢断成功。上下半场比赛中国队都各有8次抢断成功,其中在本方禁区内成功地抢断1次,在本方30米区域内的半场有1次,在本方30米区域至对方30米区域前的中场地带中国队完成了14次成功抢断。其中有10次抢断是在局部获得人数优势的情况下成功的。中国队的所谓怪阵首先是在右路同时出现了王亮和曹阳,右边的盯人中卫还有速度和身体都很不错的徐云龙,在赵旭日、王亮、徐云龙和曹阳四个人组成的右路包围圈的逼抢下,朝鲜队素来比较犀利的左路进攻受到了很大的遏制。 有一个细节必须注意到,下半场50分钟朱广沪用孙祥换下郑斌被看作是一次决定性的成功换人,因为孙祥上去之后的几次左边路冲击遏制了对手的进攻,然而如果仔细分析比赛的话就会发现,朝鲜队直到70分钟才完成了下半场第一次左路推进到中国队30米区域的进攻,也就是说朱广沪在大胆发动中国队的左路攻势的同时已经非常清楚地看到中国队的右路暂时安全。朝鲜队28次推进到中国队30米区域的进攻当中有11次中路进攻,主攻方向左路却只有6次,这也说明了中国队整体防守加局部协防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