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奥队为何四大皆误? 60天内沈祥福的总结陈词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5月03日14:39 《足球》报 | |||||||||
沈祥福无语(图片来源:新浪体育)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我累了”,在这样一个连失败都缺乏冲击力的夜晚,沈祥福拒绝阎世铎,疲倦地拒绝了所有人和他聊天的要求。再败韩国,这支队伍和这个人所有的梦想与使命都已告终,像一切都未曾发生过就走向死寂。 但我们真的需要关于这一连串失败的总结,从沈祥福个人直到昨天主场进行的总结——这情形就像一场飞机失事后寻找黑匣子一样很残忍。
沈祥福还没形成系统书面的总结,他公开拒绝了媒体们敦促他总结的要求。但实际上,关于他个人和这支队伍的反思却从3月3日兵败汉城后就开始了。他在反思,在自我否定,甚至自我批判。正式的上交上级领导的文字材料迟早要形成,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自3月3日~5月1日的近60天间,他和队伍在希望和绝望之间幻灭、挣扎,把每个细节都烙上硬盘。这才是最实在的总结。所幸,我们在这60天之中都见证了。 对于这次惨痛的失败,这很重要。 [我承认:个人失误是败因] ①对奥运会预选赛12强赛整个战役的进程判断失误。 ②对3月3日、3月20日、4月17日三场具体战术指挥失误。 这是沈祥福首次坦承个人失误对这次兵败造成的影响。 “本次奥运会预选赛12强赛从整体上作为一个大的战役,与以往所遭遇的、所经历到的奥运会预选赛都不相同。在经历了‘非典’冲击后,时间跨度长、地域跨度大,本小组对手强手云集,但作为主教练却没有能从战役这个角度来加以更加细化、更加有针对性地了解并采取有效措施。可以说,我个人的判断上是有失误的。在战役上的了解有失误,也就从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具体战斗或者说比赛的安排失误。 “没有想到从个人能力上并不见得比伊朗强的韩国队能够5战全胜不失一球出线,没有想到这支队伍在整体作战、把握得分能力上显示出很成熟的素质。伊朗队主场输给韩国,三战之后出线希望渺茫,没有形成连环套的情况,出乎我们赛前预料。对本小组的整个形势的判断缺乏前瞻性,对意外局面欠准备,作为一个主教练有一定的责任。在战役上的判断失误,也就造成了对之后具体比赛安排和指挥上的失误。 “从具体的比赛来看,我的指挥有失误。作为教练员出现的失误,自然会给队员在场上的失利带来不好的影响。3月3日客场对韩国,3月10日主场对马来西亚,包括4月17日客场对伊朗,从教练员的角度是有值得总结的地方的。比如说当教练员从‘战役’角度判断最后小组出线形势,可能会计算小分时,就很想在主场从马来西亚身上捞足净胜球,导致急躁心态波及到场上队员,把到手的3分失去了。” 记者分析: 让一个失败者承认自己的错误很艰难。沈祥福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出乎我的预料。 事实上,回溯到3月3日兵败汉城后那个痛苦的3天,可以找到沈祥福敢于坦承自身失误的力量的支撑点。他曾反复地告诉我,“这3天来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坚守82分钟后却丢掉了很现实的1分,输在某个具体环节上的原因是什么?表面来看是王栋,但那个时候全队的攻与守思想已经不统一了,攻的想攻,守的想守,心态上在一场本来势均力敌的抗击赛中先软了下来,在搏斗的途中发生心态变化,这是败因。” 摆在沈祥福面前绕不开的问题是:如果赛前他能预见到这种危险的变化,比赛可能不会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沈祥福承认自己有失误。 更典型的战例发生在3月20日,主场对马来西亚。如果说3月3日输给韩国是预兆了一个噩运的开头,3月20日就是正式宣布死亡的判决。沈祥福在这场失利之后的几天对同事与记者承认:“捞足净胜球的急迫心理,导致在战术安排指导思想上有值得总结的地方。”对手全场只有两次射门,中国队有26次射门并有1球领先的形势下,却无法再次攻破对手大门,终因防守漏洞而失去后来证明对战局影响极大的3分。” 实际上,从派出那么多(多达5个)典型的攻击手出场就可以看出那是一场成本太大但缺乏实效性的抢攻战。本小组最终没有形成所谓“连环套”,也就没有可能去比较小分(净胜球)。韩国人在客场1比0领先马来西亚,到了比赛最后20分钟竟只留一个前锋而全力防守,显示出金镐坤与他的队员们在把握大型战役上的成熟。 值得注意的是:沈祥福在这60天中接受记者采访时并没有明确指出诸如用王栋、用陆峰这方面的用人失误。他也曾在取胜伊朗后强调:“我们在队伍的战术要求上没有什么不同啊?上一场输球与这一场赢球对比,战术要求是一样的。”曾经,我对上述话语的理解是,他认为——中国国奥队员在理解和执行教练员意图和要求时,会出现致命偏差和起伏。 [我没将整体和个性矛盾解决好] 沈祥福60天来一直苦恼于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支球队在某些方面(包括个人方面)反而没有了2001年世青赛时的锐气?为什么在他为这支队伍设计出四个阶段层层递进发展并强化整体作战功能时,球员个人能力却在急剧下降? “我有一个失误,就是没有更好地解决整体战术和个人风格之间的矛盾,忽略了对队员自身技术、战术素养的强化训练,从而使队员应变能力、一对一能力在关键时刻就顶不住。” ①四个阶段的发展中没有重点意识到整体和个人的矛盾。 ②忽略对球员个人的强化训练。 ③在得分手段的训练中仍显单调,过分依赖个别人。 “在接手球队后,我和教练组一起就在为这支队伍的长远发展做考虑,因为我们不能守着一支靠防守反击为主要打法的队伍来发展,要让他们上一个、两个台阶,必须跟上现代足球思路,循序渐进地让队员有所改进。 “前提是:我认识到这支队伍并没有什么个人能力十分突出的球员,只能从整体作战的思路来打造这支球队。 “我对这支队伍制订了四个战略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要‘防守反击’;第二个阶段是‘攻防转换’;第三个阶段是‘控制球战术’;第四个阶段是在前三个阶段的基础上整体战术素养的提高——这四个阶段应该说是符合队伍的特点和发展的,它们的分水岭分别是从组队到亚青赛、世青赛、亚运会、亚运会后的奥运备战。我想通过整体战术的提高来弥补球员个人能力的不足,因为当时中国队里除了曲波有一定速度,杜威有一定身高外,并没有那种天才型球员。 “但是结果证明,我在狠抓整体作战,以合力提升个人能力不足的时候,没有能科学地解决好两者之间的矛盾,片面地强调了整体而忽略了个人技术的提高。其实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个人能力的不足也导致他们在整体作战时不能具备相应的能力实现整体战术要求。毕竟中国国奥球员是在甲A甚至甲B联赛的水平里培养出来的。对此,我承认自己有业务上的问题值得总结。 “忽略了对队员个人技术的培养和抠细节,在进攻和得分手段中过分依赖个别人,比如说在3月3日比赛中就比较多地依靠杜威的头球,后来在杜威因伤不能随队后,得分手段单调的问题就暴露出来——队员们没有能够在具体的环节上一对一压制对手——我承认,我在这方面训练中是值得总结的。” 记者分析: 外界对沈祥福诟病最多的地方就是:消磨球员个性,让这帮球员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没有能够提升个人素质,反而越来越不会踢球,越来越失却2001年阿根廷世青赛时的灵性。 在沈祥福与媒体的接触中,鲜有见到他对这个问题做过正面回答,但从记者与他的接触中,从60天来他的总结中,能够发现他对这个问题是有所感触的。特别是在5月1日完败给韩国后,无论比赛结果、场面还是技术统计,中国球员都全面落后于对手,突出表现就在于个人能力低下——沈祥福承认了这一点,他并且还进一步地承认了作为教练员的他没有能解决好整体与个人之间的矛盾关系。 事实上,谁能把整体与个人截然分开呢?沈家军在强调控制球、强调整体队形保持的同时,忽略了足球最终是靠“人”这个个体来完成每一个环节的。中国国奥队这次兵败,从专业层面而言,首先是败在了与韩国、伊朗一对一的较量中。在亚青赛上能战胜对手到目前的窘境,训练不足是核心原因。 令人吃惊的是,一向被外界认为是固执己见的沈祥福承认自己在这方面的训练有失误的地方。只不过时间晚了一些。 [我没有能及时发现队员的变化] 心理,思想——跨出足球场外找败因是中国足球的习惯做法,也是现实做法。在未来形成文字报呈中国足协的总结书里,沈祥福一定会从思想、心理等精神领域去寻找失败的根源。最令他痛心的是:“4年来,我没有能及时发现队员一点一滴的变化。” “因为时代在变,队伍中间到后来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想法,各种各样心态不统一的现象,从前那种劲往一处使的情景不见了,我无法改变。 “停赛、泡吧等事件在国奥的发生,表明我在管理上确实有做得不够的地方。 “思想问题,是我最近经常提起的。一支球队失败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有场内也有场外的,而这个问题体现在年轻的队员身上就更为显著,而我在这4年中太相信感情,没有发现队员一点一滴地在发生着变化。时代在变化,队伍中间后来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想法,出现各种各样的心态。刚组队时,亚青赛、世青赛时那种劲往一处使的情景不见了,我没有及时发现也没有及时采取更细致的措施加以改变——而这对场上表现影响很大。 “我和队员在训练之外接触不太多,平时看上去挺正常的,我也没有发现不一样的东西。以后我在自己的执教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心理问题、思想问题是这一届国奥失败的重要原因,比如说泡吧事件,比如说球员因违纪而停赛的事件。” 记者分析: 沈祥福在未来上交给足协的总结中,不可能回避他最感觉苦恼的一个问题,他在4年的时间中知不觉又无可挽回地目睹着队员们的思想变化。他的问题是,他一直坚信4年来相濡以沫的感情和他个人品格对队员形成的影响。事实证明这是他的失误。一个上世纪50年代的人以自己的人生观和方法论去扫描、判断80年代的人,假设这个人又不善变通,结局一定具有悲剧性。 沈祥福提到了泡吧,提到了停赛,但更让他烦恼的是这帮从职业联赛中生产出来的国奥队员不止于行为上不规范,更要命的是缺乏凝聚力,即使在国奥队集训时也会心想中超联赛、中甲联赛。打平马来西亚后,某个球员竟向他提出退队回到地方参加联赛,最后迫使沈祥福说出“这是我永远的心痛”这样的话。而这种例子在国奥不止一两例。 沈祥福在中叙之战前曾以辞职来威胁那些想继续穿上“耐克”上场比赛的球员,这是队中的一个绝对隐私,暴露出沈祥福在管理方面的无可奈何—— “我在管理方面,最重要的是思想和心态方面有失误。” [我们对对手的了解不如对手] ①搜集情报不力 ②热身赛对手不理想 ③没有摸索出一条适合长期集训的心理调节和训练方法 “韩国队对我们的队伍了解得非常详细,甚至对每个队员都建有详细的个人档案,而我们对对手的了解却明显不如对手对我们的了解。这证明我们在了解对手方面的工作有失误。 “必须承认,在国奥奥运会预选赛的热身赛中,从对手、从备战方面,我们也有失误,这使队伍在大赛前没有经历起足够的考验,包括心理和技战术方面的。而热身赛选择对手上针对性差是整个备战工作中最薄弱的一项。 “外界对中国国奥心理方面的评价很多,我也对队伍在关键时刻顶不住反思了很多,这证明我们还没有摸索出一条适应长期集训的有效办法,对此,我对工作上造成的某些失误表示遗憾和值得反思。再有就是高原训练,到底高原是否有利于队伍体能储备,利不利于大赛前的强化训练,我还没有摸索出一个科学的办法。” 记者分析: 国奥兵败,备战工作不力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沈祥福把这个综合备战的工作失误主动揽到自己身上。实际上,在国奥兵发汉城之前,各界已对热身赛备战不力颇多非议。韩国人传承了他们一惯强势的情报工作,与上届国奥队九强赛一样早把中国队研究得极为清晰,而中国足协虽然已成立情报小组,虽然沈、唐、陈三教练屡次赴伊、日、韩侦察对手,但中国足协在情报工作方面的不够专业,最终导致中国队打了遭遇战。而金镐坤却在战前两天就从绝对准确的渠道了解到沈祥福的11人首发和场上阵容的变化。 严格意义而言,这不算是沈祥福正式的总结,只是记者根据这几年、特别是这60天来的采访汇集而成的,一个关于中国国奥总结和反思的脉络性文字。沈祥福敢于对自己进行否定和批评,可能是这届国奥兵败最有正面意义的东西。 (李承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