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上主角由汉变成吴金贵 微笑批评逐渐树立权威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1月09日09:30 《足球》报 | |
记者赵震海南报道 “徐云龙快点下底”、“传球时一定要传到防守队员的远端”……从1月7日开始,吴金贵带着浓重上海口音的普通话就开始在国家队的训练场上回荡。在拥有了德容这双“毒眼”之后,汉在执教中国队一年之后又找到了自己在中国的“嘴巴”。 谁也没有想到吴金贵进入角色会这样快,1月7日的国家队分队训练,他就已经开始站在汉的身边发号施令,而在此之前他甚至还没有时间与全队进行一次正式的见面。训练间 不过,这并不影响吴金贵给国家队内部带来的一连串冲击效应。此前国家队训练场上,喊的最多的就是汉和德容,偶尔有队员不懂时,李树斌会上前为队员解释。这也是汉对自己中方助手最为不满意的一点。在中国足协征求汉的意见时,他曾经委婉地表示,目前几名中方助手在训练时的主动性不够。汉希望在训练场上,不是只有德容和自己的声音,中方教练也应该喊起来。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才有了汉钦点吴金贵加盟。 吴金贵到队的第一天,董铮和他同时站在汉的身边,两人轮流传达汉的指令。这种情况在第二天当中发生了改变。吴金贵开始专跟阿里.汉,而董铮则与德容一组指导另一组国脚的训练。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分工格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吴金贵的德语远比英语熟练,汉的德语水平高于英语,而德容则不会讲德语。 几名中方同事对吴金贵的一致评价是“外语水平的确很高”,虽然中国足协此前在确定中方教练组时,选定的三名中方教练都有相当的外语功底,但三人还难以做到在场上对汉的指令进行同声翻译。一名中方教练说:“吴金贵的业务水平不一定比其他中方教练高,但他和汉在训练场上的交流顺畅程度却是谁也比不了的。” 不过,外语水平并不是汉选中吴金贵的惟一原因,吴金贵肯定不是目前中国德语水平最好的人,也不是教练水平最高的人,但他肯定是高水平教练当中德语水平最好的人。再好的翻译也取代不了教练在训练当中的作用,这一切是翻译董铮无法实现的。 现在吴金贵来了之后,汉的设想终于得到了实现。训练中吴金贵不但能在第一时间翻译汉的指示,而且他会主动发现问题在场上大声提醒队员。在1月8日上午的战术训练里,吴金贵翻译完汉对边路进攻战术上的要求,马上能够给一些不太理解的队员进行现场讲解,发现国脚们打出一些好的配合他也会在第一时间给出鼓励。 对于队员一些不合理的动作,吴金贵已经开始尝试进行主动纠正,而纠正的开始就像打招呼一样,是从熟人开始。张玉宁在门前拿球,身边李毅位置更好,吴金贵在中场大叫张玉宁传给李毅,但张玉宁还是选择了打门。吴金贵马上跑步到禁区之内拍着张玉宁的肩膀说:“这个球你要传过去,李毅打进了75%的功劳都是你的。”一边说他还一边竖着拇指。整个过程中,吴金贵脸上都带着笑容,尽量让人觉得这不是在批评。同样张玉宁的脸上也始终带着笑意,这是在他没有按照吴金贵指令完成动作后吴金贵所能看到的最理想结果。 对于一个新到队的助理教练来说,这样的批评是一个逐渐被队员接受的过程,也是一个权威逐渐树立的过程。什么时候吴金贵可以不用带笑地任意批评一个队员,他才可以说自己已经融进了国家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