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名宿把脉中青:文化素养的差距 骄娇二气的蚕食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8月20日10:52 沈阳晚报 | ||||
·倪继德:文化素质的差距,知识太少,思维狭隘。青年一代就与对手存在质的差别。·杨玉敏:青少年环节上训练水平不高,重视程度不够,有很多弊端,比如说不舍得投入。 ·张引:经历才是最重要的财富。青少年缺乏打正规比赛的机会,比赛经验最重要。 文化素养的差距 当年一手培养起辽足十连冠球员、现任辽足梯队总教练的倪继德教练,对于本次世青赛中,中国球员的“惨败”,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球员与国外球员在文化素质上存在巨大的差距。倪继德认为,现在这拨年青一代的球员,缺乏一种气质。这种气质是人本身的文化素养差异造成的,包括地域和环境所影响到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具体地说,就是我们的球员在球场上的思维过于狭隘,眼界不开阔,传接球只限于很窄的范围内,这与队员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国外球员见多识广,没有见过真正的大场面有关。 本次世青赛上,有人说我们的球员在体力上透支了,实际上,这种说法根本经不起推敲,历代青年队在比赛中都没有过透支现象。所以,真正的病因还在于经验不足,在场上有太多无谓的体力消耗,思想包袱太重。这里面就要涉及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中国足协为年轻一代球员提供的比赛机会太少了。现在一般球队的梯队一年也就十多场比赛,而正规的比赛更是少之又少,大约在五六场左右。从比赛数量上每年就比国外球队少打很多场,球员的见识面相对就会比国外球员窄一层。缺乏了这些,球员在战术意识上,技术运用的合理性上都会相对差很多。就像辽足老教练张引所说的,“经历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比赛打的少,感受到的东西不一样,承受的压力也不一样。” 骄娇二气的蚕食 “骄娇二气”已不是足球圈中的新鲜话题,在国奥队、国家队中,中国足协曾不止一次地对国字号球员提出克服骄娇二气的问题。然而,骄娇二气之风已经不止在国字号球员中出现,在年轻一代的球员中,骄娇二气也很普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当今很多球队,在球员的选材上就不够严谨,加上小球员不肯吃苦,踢球时不肯动脑,基本功都不过关。特别是很多球员在有了一定的成绩后,认为自己行了,就不去刻苦训练了。生活条件好了,队员们不肯在踢球时多动脑想问题,多学些专业知识,可一些球员的电脑水平造诣却高得很,这个水平却仅限于电脑游戏上。 此外,除了年青球员,当今的教练员也带有骄气。前段时间,国家队主教练哈恩来沈为甲B教练员讲课,哈恩在看过一些小队员的训练后,直截了当地指出,中国小球员踢球的意识不好,技术不过关。一些教练员听过后,非但没有与哈恩继续探讨问题的根源性,却在一边说:“这个问题我们早就知道,哈恩的水平也不过如此。” 既然哈恩能够担当中国队的主教练,就说明哈恩有一定的水平。我们一些年青教练不愿看到他人的优点,在认识问题上不够谦虚,教练员本身的心态没有摆正,带出的球员或多或少也会沾染这种习气。文/本报记者孙天娃
绝对大奖!订非常笑话短信,送数码摄像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