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讯 日前,“中国彩民行为网络调查”大型活动落下帷幕,在该调查活动的调查报告还未发布之前,记者独家采访了此次活动的发起人之一、国家人文社科课题《彩民购彩的心理限度》主持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彩票(微博)事业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海平博士,就“中国彩民行为网络调查”的相关情况及“问题彩民甄别标准”等问题做了解答。
调研源于国家级课题
记者:陈博士您好,很高兴能有机会和您聊一聊刚刚结束的“中国互联网彩民调查”,您能不能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活动?
陈海平:“中国彩民行为网络调查”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彩票事业研究中心发起的一项彩民调查,从去年的5月份开始设计、预研和后台技术准备,9月正式上网11月结束,历时近半年。关于这个调查的初衷,源于我所带领研究团队申请的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题目是《彩民购彩的心理限度》,出发点实际上探讨的就是问题彩民。此次网络调查是该课题研究的一部分。
其实,以前国内有过一些基于投注站的调查,主要是了解彩民的一些情况,但专门关注问题彩民的研究非常少,尤其在问题彩民甄别标准的科学性探讨方面更是空白,而实际调查中也遇到问题彩民流行率差别很大的一些情况。
此次彩民调查,主要是针对问题彩民进行的。这次调查从网络的覆盖范围和规模来看是比较大的。此次调查新浪、搜狐等几大门户网站均有展开,彩票行业网站以中彩网为主,参与网站达到12家,并且覆盖到省级彩票机构的官网、彩票行业网站的论坛等,活动参与问卷调查人数有176200多人,从科学研究数据必须严谨的需要出发,最后筛选下的人数为38000多人。
可以说,这次调查活动,无论从覆盖面(门户网站、彩票行业网站、省级彩票发行机构官网均有参与)、参与度方面,还是从问题设计的科学性、数据甄别筛选严谨性方面都是以往类似调查没有达到,甚至没有涉及的。
三大不同 区别以往
记者:有关彩民调查,国内已经做过一些,本次网络调查,都有哪些特点呢?
陈海平:虽然有关彩民的调查并不是第一次做,但本次调查的内容和目的与以往一些类似活动是有很大区别的。
第一,规模上最大,这次调研的初步数据近18万人,由于研究需要,最后筛选下的有38000多人。这38000人都参与了此次调研的5个问卷调查,以前的类似相关调查通常是通过投注站调查进行,规模在几千人,几万人的规模这还是第一次。并且,在后期对初期数据的筛选上,这次调研将一些重复提交、包括乱答、测试等的不良数据、无效数据基本剔除出去,对数据的筛选要求非常严格。
第二,以往类似的网络调查,大多是针对彩民的群体特征,此次网络调查关注的是问题彩民。关于问题彩民的大规模调查,这还是第一次在网络上发起;我们此次调查有一整套调查问卷,分为5个调查问卷,最短的调查表都有50几个问题,所以此次调查很庞大,调查的范围很广泛,这是之前的彩民调查活动所没有涉及过的。
并且,就调查问卷的回答而言,如此复杂的、如考试般的调查也是网民所最讨厌参与的,但我们的最终参与数据还是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数字,所以就组织力度和参与度而言,绝非以往一般类似调查设计个问题、简单回答、随意追求点击量所能比较的,在此我也代表北师大彩票研究中心对参与网站的积极配合和广大彩民的热情参与表示由衷的感谢!
第三,调查的内容上,有不同的角度。此次调查有5个调查表,第一个调查表着眼于一般的彩民群体的特点设置问题,这在以往的调查中也都是这个方向;第二个是针对问题彩民诊断的,我们把国外的资料收集了一下,有20多套诊断问题彩民的标准或工具。我们国内的情况不一样,我们根据我们国家彩民的特点对国外的标准做了技术处理,保证了科学性,我们用了两套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得到了中国彩民流行率的大致情况、分布情况,包括问题彩民的特点,这些已经作为参考提供给相关部门,希望能够引起政府对问题彩民的重视;第三个调查表是关于问题彩民的非理性行为的,大家习惯称问题彩民都是非理性的,这些非理性体现在哪里?还有第四个就是问题彩民的心理特征,我们用到了一个国际权威的一个心理学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研究是否有特定性格类型的人购彩,还有第五个就是计划行为的理论研究,理性人是有计划的做事,问题彩民的购彩行为是不是一种有计划的理性行为,我们希望找些研究依据。
中国彩民规模在2亿—4亿之间
记者:那么通过调查,目前我国彩民群体大概是个怎样的规模?问题彩民又有多少?
陈海平:彩民规模到底有多大,一直以来没有确切的说法。我们这次调查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在调查里面,调查了每个彩民一般每个月花多少钱买彩票,我们就拿这个数额推算,去年全国彩票共销售了2214亿,我们按买彩票的人花多少钱,按平均数、中数、众数推算,彩民规模就推算出来了。按大的数去算,目前我国彩民大概是2亿多,按小的数去算是4亿多。
关于问题彩民的规模,目前我们还在最后的测算过程中,具体数据我们会在3月25号的研讨会上公布。问题彩民的流行率,国内外用不同工具得到的结果都不一样,我们用实际调查的结果,得出了相对准确的问题彩民的流行率。我们调查得出极重度的问题彩民最保守的估计大概有四十几万的规模。
记者:我们也看到以往有很多人强调有多少问题彩民,这个问题有多严重,您提到的四十几万,这个数字究竟能反应出什么问题呢?
陈海平:其实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以找个参照物,以网瘾人数做对比,2009年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称国内青少年网瘾人数达到2400万。这个数字要远远大于问题彩民的规模,更何况,彩票仅是一个娱乐范畴内的游戏,而问题彩民也仅仅是娱乐成瘾的一个表现,这与国外问题赌客的问题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五有一缺”是网络彩民特征
记者:网络调查的主体网络彩民,网络彩民的状态和特征又是什么?
陈海平:网民的群体,跟投注站的群体还是有区别,通过数据的比对,我们可以看出网络彩民群体具有“五有一缺”的特征。“五有”是指有学历、有技术、有家庭、有结余、有梦想。有学历,本科学历的人占到80%;有技术,基本都是专业技术人员或IT行业者;有家庭,已婚者占到70%;有结余,参加调查者人均月收入大概5000块钱,开支大概在4000块,生活上还是有结余;有梦想,除了事业上有理想之外,很多人购彩想改变境遇,这个与他们的主观知觉有关系。
“一缺”是指自我感觉缺乏社会地位。绝大多数的人认为自己的社会地位处在社会的底层或者中下层,这个比例占到80%,这是通过网络调查得到的群体。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其实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已经不是在“他们自认为”的这个社会地位上,但他们从心理上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想通过买彩票一夜暴富来改变这种地位,可以说这实际上是社会上流行的金钱至上的风气在彩票行业上的一个折射,认为金钱可以改变一切,在有没有很好的、快速的办法的情况下,就把买彩票中大奖当成了一种安慰或者是办法。这也说明,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彩票行业自身的宣传和被社会公众认知的程度还存在不足,这也是我们做相关研究的意义之一,就是通过知晓、了解彩民心理,来为彩票行业健康、科学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网络调查面对的是一些相对具有知识的人群,而那些不具备上网知识的社会群体、老年人的比例就会比较少一点,从学术的角度,还不能把彩民群体和问题彩民群体刻画得很细、很全面。但是从这一次网络调查来看,弥补了以往的一个不足,以前都是在投注站点做调查,网络从彩票的发展来看,将来可能会是主体,而且,网络调查者从知识水平来看,将来可能更有代表性,将来的调查,也会更多通过网络来实现,因此网络调查的数据对未来更具有参考性。
女彩民比男彩民瘾大
记者:此次调研从样本采集到分析整理用了近半年时间,问题彩民的一些特征是什么?
陈海平:此次调研工作,除调查之外还做了一些补充工作。比如把媒体报道的问题彩民案例收集过来,主要以去年为主收集了41个案例,这些问题彩民都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样的特点,通过调查我们都看清楚了。有些特点是很明显的。媒体报道的问题彩民案例,一定是触犯了刑律才会被报道,所有的问题彩民,犯罪的唯一动机就是筹钱买彩票。当然犯罪的行为有很多,问题彩民诈骗的案例多,骗亲戚、骗朋友,但是从媒体报道来看,不存在一个缺乏理性的人,也不是所有问题彩民都是没有钱的。
而且能见诸报端的自然是很吸引眼球的,但这些问题的原罪究竟是彩票还是金钱,恐怕后者的原罪性质更大些,公众对彩票的不够了解和简单误解也是导致此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就学术和科学的角度而言,问题彩民的根源还可以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入探讨。
问题彩民群体其中一个的特点,购彩者90%都是男性,但是在问题彩民群体中,女性比例还挺高,说明女性彩民要么不买彩票,买彩之后可能比男性彩民更容易上瘾。
调查还发现,还是有小部分中学生甚至小学生在买彩票。学生的比例大概是大学生占2%,中学生大概有0.1%,但是这个数据也有网络特点,考虑到学生上网到彩票频道的并不多,所以这个数据还是低估的。彩民购彩引发的问题会很多,对于学生来说,早期发现,早期解决,不要沉浸在其中。
另外,此次网络调也有很多群体没有调查到。比如许多老年人、对电脑知识不掌握的一些低文化水平群体没有调查到,此次参与调查的本科以上高学历人群较少。学历对购彩还是有一些影响,高学历的人对通过自己的能力改变自己的境遇更有自我效能感。反而是一些学历较低的购彩者,职场当中没有多大的优势,只好将自己改变境遇的希望寄托在购彩中奖当中。某种意义上,购彩行为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