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欧锦赛随笔:维尔纽斯的中国符号 中餐馆偶遇老乡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9月15日12:50  篮球先锋报微博

  呆在维尔纽斯的另一个惊奇,是这里并不难发现中国符号。

  走到连接维尔纽斯老城与新城的绿桥边,一个圆柱形的宣传亭上,呈现出几个看着就亲切的汉字:邀请你的朋友到立陶宛来。原来,这是立陶宛旅游部门的宣传广告,算上中文,一共有六种语言。想来,必定是已经有不少同胞来过这里,当地才会将中国人列为宣传对象。

  在比赛球馆的新闻中心里,与此次欧锦赛上认识的华为公司工作人员闲聊,知道维尔纽斯城里至少生活着几百位中国人,遍布全程各地,因为很多都在做生意,开餐馆,做贸易。他们是公司派驻,办公地点在河北岸的一座高层写字楼里。我笑称,那里应该算是“维尔纽斯的国贸”了。他又告诉我一个数字:维尔纽斯有五六十万居民,维尔纽斯的中餐馆,差不多也有五六十家。

  不用费劲,真就在距离球馆不远的公交车站旁,发现了一家中餐馆。很小的门脸,虽然两边延伸出去很精致的朱红色装饰,餐馆的门竟然就是普普通通的一扇房间门那么大。当然,后来才知道,在立陶宛开的中餐馆都是这么设计的。门头上,是篆体书写的两个字,一个顶多也就拳头那么大,辨认半天才看清是“香雾”。

  只想着进去瞧瞧,这里有没有比较地道的中餐,这一进去不要紧,那位负责管理店面的同胞老大姐,姓聂,竟然是我的西安老乡,出国已经20年时间,在立陶宛定居也有十几年了。大家开玩笑,都说听着对方不大像会说家乡话的样子,却不再有任何生分,有的只是一点点小兴奋。

  过了两天再去,是奔着吃饭而去的。老大姐依旧热情,帮我们点完菜之后,也就坐下来继续聊天,甚至还让人端上来她自己制作的醪糟,让我们品尝。一家人到欧洲多年,她和先生早已习惯立陶宛这种平静但舒适的生活,也已在维尔纽斯置办了产业。她现在最担心的,倒是当初将11岁的女儿接到欧洲后,孩子在维尔纽斯上完了小学、中学,再去英国利物浦读了大学,英语、俄语、立陶宛语都滚瓜烂熟,反倒难有说汉语的机会。虽然,女儿有时会有回国发展的想法,他们做父母的又担心适应国内现在的节奏是难题。老大姐今年三月刚刚回了一次国,最强烈的印象是,“国内是大城市,立陶宛是乡下”。

  话是如此,聂大姐也还是感叹,立陶宛这样的小国家,环境好,福利好,对中国人也算友好,甚至还要好过他们曾经的同胞俄罗斯人,因为“中国人比较讲诚信,人不错”。聂大姐开的中餐馆,大部分都是维尔纽斯当地人来消费,她和女儿也特意翻译了一些中国文化方面的书籍,还真吸引了不少人的兴趣,有父亲带着年幼的儿子来的,一边吃饭,一边就拿着小册子讲给儿子听。

  聂大姐觉得这就是自己的乐趣,因为可以帮助立陶宛人多了解些中国。平时的她,因为是教师出身,还负责给一些中国人在维尔纽斯长大的子女教中文。“跟我女儿一样,他们迟早会回国的,”聂大姐很淡定。

分享到:

  新浪为《篮球先锋报》独家网络合作伙伴,该报提供所有内容,其他网站和平面媒体不得转载、复制或以其他方式变相传播,违者负法律责任


相关专题:2011男篮欧锦赛专题 

更多关于 欧锦赛 维尔纽斯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