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你看到这篇文字的时候,我仍然不能说姚明退役了。一如伟大的迈克尔·乔丹抑或史上最杰出的中锋之一奥拉朱旺退役时,都是以其个人召开新闻发布会发表声明为准。以区区NBA抑或雅虎体育的某专家的言论,作为凌驾于人格尊严之上的强制方式,显然有失公允。所以,在这篇文章里,我不想说任何有关姚明退役的话题,如果你只关心这件事,尽可以无视这一版,我只想说的是,在过去的十年里,这个名字究竟承载多大的重量。
他坚持不做特权球员
姚明第一次穿上印有“中国”字样的国家队服时,兴奋得在自己宿舍的镜子前转了七圈,但在那个时候,他并不知道,在未来的若干年内,他由于这无法割舍的国家队情结而备受奔波煎熬和双线作战之苦,也让他巨大的躯体在这若干年中经历了无数次伤病的折磨,从而极大程度地限制了他的职业生涯发展。
在这6年当中,姚明努力地克服文化的差异、种族的隔阂以及国家之间的距离,不断地调整自己适应的尺度。在上海队他没有做过特权球员,到火箭也不大现实。苦行僧一般的私人生活几乎贯穿了这六年:打球、训练、商业活动……放松的方式除了吃饭睡觉,几乎就剩下了打魔兽争霸和看书,金庸几乎是和家里人提到频率相同的名字;火箭队、上海队和国家队,一个也不能少,和他同级别的NBA球员都过着比他轻松惬意一万倍的日子,只有他保证高强度高密度的双线作战。在美国的队友根本不明白奥运战略为何物的时候,他不断地用行动力挺自己的主教练和时任篮管中心主任的中国篮球掌门人;在面对公众的时候,他永远被要求冲在最前面站在制高点,不能有问题不许出差错。
这样的日子,算不算苦?
2007年姚明和巴蒂尔曾经有一番对话,赛季结束了,哥俩儿坐在火箭更衣室里聊天,人们一个一个走过,巴蒂尔说:“姚,今年我老婆又要生孩子啦,所以我不会应召去美国国家队啦,他们大概要打十几场比赛吧,为了美洲锦标赛。”姚明听了叹了口气,说:“我今年还会参加中国国家队,要打三十多场热身赛。”巴蒂尔一惊:“三十多场?!那你们要打什么大赛啊?”姚明一乐,“我们的洲际比赛亚洲锦标赛由二队打,我们什么大赛都没有。”巴蒂尔张大了嘴,直到姚明走出更衣室,他一句都没再提国家队的事儿。
这样的情况下,他极少抱怨过,还是用不浪费每一秒钟的态度训练着,恢复着。这些年来,我的确极少见他浪费时间,少的是聚会和寒暄,多的是苦练和流血流汗,NBA和国家队的长期双线作战,我想,也许是他积劳成疾的首要因素。也许有人会用2006年的加索尔和2008年的吉诺比利来做反例,其实这个问题我曾经分别跟两位当事人讨论过,一提起这个他们大摆其手,言出一致,“我们比起姚,不知道要幸福多少倍!”用事实说话:加索尔2004年奥运会后一季只打了56场,2006年世锦赛受伤后下一季打了59场。吉诺比利2008年奥运会后那季打了44场,而姚明则是:2005年骨刺手术后没休息夏天亚锦赛,2006年左脚趾不断伤后做手术没休息夏天世锦赛,2008年应力性骨折后不到半年复出奥运会。
我还用多说什么吗?
他从来不曾畏惧伤病
他最开始去美国的时候,隔三差五地就会打电话,上场时间少是一方面,兴奋和好奇占最大的比重。看到了奥拉朱旺本尊,合了影,他高兴得合不拢嘴,逮谁找谁显摆,打着越洋长途嚷嚷“我看见大梦啦,真震撼啊!”那情形活脱像一个刚刚进城的村里孩子,面对着无边的诱惑与梦境般的现实;头一回参加全明星,被中国球迷选进了先发,话筒里能听出他的不安和局促“你说我该不该让出来这个位置给奥胖啊?你说我能打多长时间啊?你说我能得多少分啊?……哎你说乔丹要是和我说话我说什么啊?”乔丹就站在他前面讲话,说新老交替的事儿,他瘪着嘴使劲儿琢磨,想找到那种感觉,乔丹跟他握手,他想了半天说了句“谢谢,好运,保重”,后来一个劲儿地恨自己没多说两句。看到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交手过一个个曾经距离很远的对手,总会有一堆问题,一堆关心,我仗着自己对NBA的了解一点儿一点儿解答,权当是温习功课,老猫莫布利是二轮秀,他听了吃了一惊;莫里斯·泰勒当年在快艇如何风光,他听的不敢相信;莱斯如何在黄蜂成为定海神针,他听得悠然神往;马克·杰克逊当年在步行者和米勒一起横扫东部,他听得痛快酣畅,一口气说到奥拉朱旺远走多伦多尤因辗转奥兰多西雅图,他听了叹了口气说:“这算无处话凄凉吧?”
我始终觉得,职业球员的晚景很是残酷,任你辉煌巅峰呼喝群雄,只要不是乔丹这样的顶级球员,再粗大的神经再强大的承受能力也会被巨大的落差彻底击垮,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感觉,不想接受也得接受,不愿面对也必须面对。而且随着年龄、伤病的侵袭,自然规律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如同树木,再粗壮也有枯败的一天,而落叶,可不就是树的风险?
从眼眶被砸开开始,这个巨人就明白了他之前所经历的一切和之后所要经历的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当初在CBA和国家队时,他就从防守悍将张劲松那儿学到了“不惜命基本等于不惜脸”的硬道理,什么硬仗都在内线咬着牙努着嘴彪悍着和对手肉搏,打个和NBA传奇明星队的热身赛,都能被巴克·威廉姆斯把下巴凿开,那是2000年,问他怎么不躲,姚明眉毛一拧,“躲了他才得逞了呢!破相无所谓,本来长得也不英俊!”而从不对相貌有多在乎的他,万也没想到进入NBA之后,破相的事情没碰到几回,让他痛苦不堪进退两难的,是他当初引以为傲的腿脚。
早先姚明去NBA的时候专家们一致说:姚明的优势就在于大马拉小车,粗壮有力的腿脚尽管没有附着强而长的跟腱,但确实不会像他所敬仰的诸多NBA前辈一样闹些膝盖的毛病。的确没有,但似乎所有人都忘了亚洲人与黑大汉们体格迥异,一旦肌肉密度变大,骨骼与关节是否还能承受要另当别论,更何况这不是健美先生比赛,拼拼肌肉块儿看看谁线条更分明就分了高下,不停地冲撞对抗大砍大杀会使得球员的下肢关节承受力变得极其脆弱。
于是当初的预言和乐观,到现在看了让人心酸。
一次又一次,姚明轰然倒地,痛苦地翻滚。膝盖被蒂姆·托马斯垫过,脚被无数人踩过也踩过无数人,被怀疑过骨髓炎和职业生涯危急,但一次又一次,他硬生生地走了回来,顶着诸多人疑惑的目光,一如2009年他率队翻过第一轮季后赛这道难关,半决赛首场面对湖人,最后关头被顶到膝盖他疼痛难忍,队医凯斯·琼斯让他回更衣室他却把手指坚定地指向场地的方向一样,回来得义无反顾,回来得壮志凌云。
从2004年开始,那些问题电话越来越少,我得承认,身在NBA的他对于这个联盟,已经绝对比我熟悉,用不着再给我机会温习旧书包。偶尔有交流,多数集中在新教练范甘迪的魔鬼训练时,那时姚明对范甘迪,有着一份难以言说的尊敬。本就眼里只有训练的他,在范甘迪麾下始终是典范和楷模,即使老大弗朗西斯和老猫莫布利拉他一起孤立范甘迪,他也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范甘迪和他得意助手锡伯杜把姚明真正调教成了场均能砍下“20+10”的怪兽,却也不管他是否已经越来越疲劳。他们眼里的姚明,就是要像当年纽约横扫四方的尤因一样,可以不去管他的伤病,只管他在场上是否自如。一个经典的笑话:姚明打新泽西被裁判吹了俩主场哨,自己还没急,范甘迪就急了,上去三句话不离下半身地骂裁判,裁判实在被骂急了说你要再骂我我可就让你出场了啊!范甘迪说你有种欺负我的中锋没种听我骂你吗?我告诉你我不但现在骂你,我罚出场就去休息室骂你,比赛结束了你把你电话给我,我打电话再骂够你!姚明在旁边听得一扫被判罚的郁闷,乐喷了说:“他为什么要给你电话号码听你骂他啊?!”
可这样的好心情不会太频繁也不会太久,身体的状况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反复。2002年到2005年他只缺阵了两场,从2005年开始我几乎成了场场都要揪着心看他打球的看客:2005年夏摘了左脚踝骨刺,2005年12月左脚趾伤。;2006年左脚脚趾轮番伤,然后是2006年12月右腿胫骨骨折;2008年左脚应力性骨折,然后奥运会强行复出。2009年夏对湖人时左脚骨折,然后夏天做了大手术,休息一年;直到这次应力性骨折,是同一部位的第二次骨折。
他永远不会离开篮球
即使又一年远离篮球场,即使又是一年与打比赛无关,如你般聪明也能知道,他这辈子不可能和篮球分开,不管现在甚嚣尘上的“退役说”什么时候成真。举个最为简单的例子:他决定收购上海队的时候,全经纪团队的人都举手反对,甚至连家人也不同意,他几经思索辗转反侧,终于还是毅然坚持了自己的决定。用他自己的话:不管以前经历了什么,也不管以后会怎么样,我都不会忘了自己在上海队那几年,从什么都不是,变成全国冠军。
去年赛季报销前,他在上海北京天天翻看的都是经济管理类的书籍,如同他这之前翻看老舍的《我这一辈子》一样,不疾不徐,反反复复地琢磨。邀请我去上海帮他主持所有开幕式活动之前,我问他现在你们队有什么能够吸引眼球的点,他说现在可能只有我自己,以后就是整个上海队全队。
我在想,不是把一支球队当作自己的家庭来对待的人,说不出这样的话。无论他身在哪里,所关心的还是那些事儿那些人。
他惦记上海队的老教练老朋友,主场升冠军旗的流程,因为没请到李秋平而直接取消,因为他说“没有秋平,这事儿不公平”,我一下想起了易建联打联赛第一次打上海,就是姚明的球衣退役仪式,命运,总是那么现实到让你猝不及防;他时时刻刻惦记着邓华德,听我说亚运夺冠队员们把邓华德抛了起来,他在大洋彼岸开心地说“虽然和我没啥关系,但怎么说也是我把他带到CBA的,当然愿意他成功啦!”他一直惦记着大郅,说起以前的巅峰对决难免悠然神往,我跟他说大郅也很惦记他关心他受伤情况的时候,他叹了一口气说:“我们俩,只能相望于江湖了吧?”
任何时候,相忘于江湖只存在于我们的理想之中,像2008斯坦科维奇杯时那样轻松自在地开车游览西湖周边不算太现实;像刘炜婚礼时大家惬意开心地说笑打闹也不算太现实;可能,只有把目光对准篮球的时候,尽管辛苦,尽管疲惫,才会找到最现实最真切的感觉。8年,就是这样过去的,有足迹印证它的真实。在这8年当中,无论我们是朋友关系还是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也无论我们的生活轨迹被改变得有多大,但这8年及其之前的一点一滴,都会让人感谢岁月,细流无声。
姚明究竟还能不能再打,究竟还能打多久,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事实,自有大家都知道的一刻,无须急切地盼望。更何况,我也不盼着知道坏消息。所以尽管可能到了我们的生活需要再一次发生轨迹改变的时候,我却没有什么悲伤的感觉,因为篮球在我们还都年轻时带给我们的豪情壮志,已经像刺青一般深深地烙印下来,穿透皮肤和血液,在一个叫做内心的地方停留。
而在这8年里,篮球带给了他什么呢?你还记得他这个赛季彻底报销的时候在发布会上接受采访的话:“我还没死呢,”他说,“刚才我还喝啤酒吃盐酥鸡,你盼着看到什么?下葬?”
他永远享受篮球带给他的一切力量。
新浪为《篮球先锋报》独家网络合作伙伴,该报提供所有内容,其他网站和平面媒体不得转载、复制或以其他方式变相传播,违者负法律责任
最专业最火爆 随时随地看NBA 上手机新浪网:nba.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