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究竟是球员贪婪or老板栽赃 告诉你停摆背后的故事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7月07日10:43  篮球先锋报

  记者潘谨勤报道  停摆的脚步开始向前延伸,并且走向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未来,而这一切的源头,正是劳资双方因为收入总额的分配所造成的矛盾。

  NBA球星所面对的尴尬,就是他们在2009-10赛季,薪水占据联盟的58%,被资方痛斥“贪婪”,将之定为联盟大多数球队“亏损”的原罪。即便劳方同意将这一份额下降到54.3%,仍然不能满足资方的胃口。

  问题也正在于此,占总收入58%的薪金份额,是否真的让联盟举步维艰?劳方所说的“亏钱只是资方没有找到赚钱的渠道”是否真的有道理?这些问题的背后,是劳方冀望将双方的底线拉回一致———劳资双方都在赚钱,他们所争执的不过是利益的重新分配。

  贪婪一说,也就成了谈判桌上的技巧了,更像是老板的栽赃。

  球员收入,真的限制NBA发展?

  球员贪婪,几乎成了NBA老板们的共识,并且认为他们限制了NBA的发展,只是这并不是事实。

  NBA的老板们对球员高额合同的痛恨,已经到了顶点。他们可以在谈判中不断点出埃迪·科里的合同,那份2005年签下的6年6000万合同,让他在整个职业生涯表现平平,并且上赛季没有打球的情况下,仍然从NBA刮走1100万。

  于是资方趁势将矛头指准劳方的薪金,2009-10赛季,球员薪金占据NBA总收入的58%,达到22亿。而联盟30支球队的门票总收入,不过11.5亿。“贪得无厌”的帽子就此扣了下来,而一些球员的奢侈,比如乔·约翰逊开豪车,戴钻石手表去唱卡拉OK的行径,似乎加深了人们对此的认识。

  尽管NFL(橄榄球联盟)也在停摆,劳资双方的矛盾看起来也不可协调,但NBA仍然想采取NFL的硬工资帽(每支球队固定最高薪金额),减少各种打擦边球,甚至不惜交奢侈税的行为,但他们回避了NBA总收入其实难以和NFL相比的事实。

  美国四大联盟中,NHL和MLB(棒球联盟)堪称摇钱树,NHL在2009赛季的总收入达到75.79亿,而MLB则是61.37亿,NBA只有38.05亿。事实上NFL的薪金总额达到42.05亿,几乎是NBA薪金总额的一倍,当然,由于NFL的球员更多,均值并没有超过NBA。

  最令NBA老板恼火的,还是他们所得到的纯利所占比率的减少。NHL的纯利达到10.41亿,占总收入的13.7%,MLB也有8.1%,哪怕NHL(冰球联盟)赚钱能力不如NBA,纯利也只有1.6亿,少于NBA的1.83亿,但他们占据总收入的比率达到5.5%,高过

  NBA的4.8%。薪金自然有部分关系,但却又不是全部的原因。从2000年开始,NBA的薪金总额一直占据NBA总收入的57%以上,有4个赛季甚至超过了60%,但这在四大联盟中并不是一枝独秀。橄榄球联盟的球员薪金也有两个赛季超过了60%,而就在2009年,他们所占的比率达到55%,而在2009-10赛季,棒球联盟的薪金总额达到总收入的54%,冰球联盟则是55%。

  这正是NBA球员喊出“不是我们薪金太高,而是老板不会赚钱”的原因,毕竟,在福布斯排行榜上,有13支球队盈利,而薪金最高的几支球队,诸如湖人、尼克斯都在盈利,而小牛队虽然在2009-10赛季亏本,但2011年他们夺冠,显然足够弥补前几年的亏空。换句话而言,球员希望老板们能开源,而老板则希望节流,也就将目光投入了球员的薪金总额上。

  但NBA的发展,更在于开源而不是节流。

  盈利亏损,真的只是账面数字?

  资方总在强调自己亏钱,但按照福布斯的评测,其实在2009-10赛季,NBA整体还是盈利,1.83亿的收入虽然和球员薪金总额相比不算多,每个球队均摊下来也只有600万,但终究没有亏钱。

  不过资方又抛出一个说法,福布斯的计算方法和他们不太一致,错误地估计了他们的收入。但几年前,曾经担任MLB蓝鸟队副总裁的保罗·比斯顿就说出了真相。“每个人提到棒球俱乐部收入时总是错过了一点,”比斯顿说,“按照我们的算法,我可以让400万的盈利变成200万的亏损,哪怕是全美国的会计师过来检查,都会同意我的报表。”

  当然不是做假账,而是职业体育中,有太多非账面数字,模模糊糊,令人看不真切。

  篮网是资方最喜欢提到的球队,因为在最近几个赛季,他们的报表都在亏本,每个赛季都损失数千万美金,如果不是俄罗斯富豪救驾,也许篮网就将不复存在,但资方混淆了真相。

  2010年,莱特纳将篮网卖给了普罗霍洛夫,他给出的理由就是连年亏本,他完全支撑不住了。但是什么支撑他和合伙人在2004年斥资3亿美金购买篮网呢?当地一位著名的评论家给出答案:“如果莱特纳跑到布鲁克林的市政府说他要在那儿盖房子,他一定会被打出来,而如果他说自己将会把一支职业球队带到布鲁克林,那么市政府肯定会召开会议,给他的房产业大开绿灯。”

  这就是篮网要搬往布鲁克林的真相,为了所谓的球迷市场只是借口,真正的原因就是莱特纳需要一块敲开纽约房地产的砖而已。

  于是在2005年,篮网号称亏了3000万,即便他们总收入达到7740万,而在2006年,篮网的总收入是9900万,但他们的报告表中,居然亏得比上个赛季还要多,达到4000万。

  在他们给出的报表中,有个发展开支,两年总计达到8000万———为了前往布鲁克林的前期投资,而这正是他们亏损的真正原因。而莱特纳在2010年出售篮网,也完全不是所谓的亏损让他支撑不下去了,而是他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布鲁克林新建了新球馆,莱特纳也走向了通往纽约房地产的金光大道上。

  这是一起典型的老板赚钱,球员背黑锅的例子,但并不是惟一,同样是篮网,还有一起球员被栽赃的例子,主角正是大叔穆托姆博。

  2003年,篮网花了2510万买断穆托姆博的合同,他们在赛季末的盈亏报表中,将2510万计算在内,于2003-04赛季,篮网的亏损高达2700万,穆托姆博也被冠以“薪金小偷”的名头。

  但这个报表从有着原则上的偏差,它认定所有的球员在低于薪金拿到好的数据以此获得高合同养老不可行,以最理想的赚钱方式做出的报表,自然将责任都推到球员一方。

  密歇根大学的经济学家罗德尼·福特对此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你说福特汽车公司的发动机厂在亏本,那是事实,但如果你说福特汽车公司亏本,那就太荒谬了,”罗德尼说。NBA球队的球员就好像是发动机,但NBA赚钱,就如福特汽车公司一样,不是靠发动机,而是靠汽车。

  新浪为《篮球先锋报》独家网络合作伙伴,该报提供所有内容,其他网站和平面媒体不得转载、复制或以其他方式变相传播,违者负法律责任

   最专业最火爆 随时随地看NBA 上手机新浪网:nba.sina.cn
分享到:

相关专题:NBA专题

更多关于 NBA 停摆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