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苏群:这次停摆与1998不同 苦了自由球员姚明易建联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6月23日16:31  篮球先锋报微博

  离6月30日大限还有整整一周的时间,所谓的“停摆”就在眼前。但NBA这个联盟伤不起,钟摆停不起。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老板组成的资方谈判团,与“老鱼”费舍尔领导的球员工会谈判团,都不想让下赛季的比赛受到损失。不损失比赛不意味着不“停摆”,因为从法律意义上讲,7月1日零点(北京时间中午12点)是“停摆”的开始。现在的局面是:“停摆”势在难免,赛季有望保全,因为只要有球打,就有钱赚,无论对老板还是球员,这是共识。

  在这个共识的基础上,资方和球员工会都表现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态度,这是在1998年“停摆”期间看不到的。而1995年那次劳资谈判,双方的心态和现在差不多。那么2011、1995、1998年这三次“劳资大战”,必然存在某种逻辑联系,如果我们找到其中的规律,就可以展望今年“劳资大战”的结果。

  2011和1995两次“劳资大战”有共性:都是劳资合同到期,需要签订新合同;劳资双方都愿意尽早谈妥,保全比赛。而1998年则不同,1995年签的劳资协议有附加规定,如果老板一方的资金投入触及“红线”,原合同提前终止,因此,1998年“停摆”属于劳资协议紧急刹车。而在态度上,资方在1998年表现出空前的强硬,不惜以牺牲比赛为代价,直到最终迫使球员工会让步。单从双方举行谈判的频率上,就可以看出今年“劳资大战”与1998年不同:过去一年来谈判已经举行十多次,自4月季后赛开始以来频率不断加快,仅6月就已经谈判6次;而在1998年,7月1日正式“停摆”,8月6日才恢复谈判,双方见面至少一个月到一个半月才有一次,直到当年12月23日大卫·斯特恩发布“最后通牒”,威胁1月7日取消所有比赛,工会才放弃抵抗。

  1995和1998年两次“停摆”,背景大有不同。回看那两年的“停摆”历史,和乔丹有很大关系。1995年6月30日劳资协议到期,但同年春天乔丹复出,眼看篮球盛世归来,哪个老板都不愿意错过大好时光,因此“停摆”只持续了三个月,就在9月偃旗息鼓,很少有人记得那年的“停摆”,是因为赛季毫发无伤,连季前赛都没受损失。相反,1998年乔丹二度退役,公牛王朝一夜间崩塌,篮球的冬天到了,老板们不愿意守着赔钱的协议过寒冬。

  我们还必须注意到,1995年美国经济正处于克林顿政府第一任的高速增长期,股市大牛,而1998年“停摆”之前一年,发生了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这些球队老板并不靠篮球直接挣钱,但钱袋子瘪了,就会拿篮球出气。今年这次“劳资大战”,正值美国经济自2007年金融危机后抬头,而NBA的收视率先于经济飙升,也就是说,如果劳资双方珍惜大好时光,有机会在今后几年实现共赢。

  显然,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NBA不大可能经历乔丹退役那样的寒冬。因此,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资方不会像1998年那样破釜沉舟。最近几天,劳资谈判不断发出利好消息,率先做出让步的都是老板。不过,劳资之间的巨大鸿沟,不是几次谈判可以填平,“停摆”势在难免,最先受到波及的是今年的自由球员,因为无论是自由球员的谈判还是签约时间,都将被大大压缩。NBA已经取消了其名下的夏季联赛,保全季前赛的最后期限是9月底,如果到10月中旬都没有达成协议,至少会有两周常规赛会被砍掉,而在10月底常规赛开战的时候仍没有和解,第一个月的比赛肯定报销。

  比较乐观的估计,双方会在8月中下旬达成一致,签订新协议。但这会是一份什么样的协议?我们仍然可以用1995年的劳资合同做参照:既然双方都不愿意赛季受损,原则立场又不肯放弃,那么可以给新协议“外挂”一个附加条款,如果两三年内仍然让老板吃亏,不管新协议签了几年,都可以提前终止,就像1998年那样。

  而作为球迷,夏天是不是“停摆”无关紧要,原本就没有球看。苦的是那些自由球员,包括我们的姚明和易建联。

分享到:

  新浪为《篮球先锋报》独家网络合作伙伴,该报提供所有内容,其他网站和平面媒体不得转载、复制或以其他方式变相传播,违者负法律责任

   最专业最火爆 随时随地看NBA 上手机新浪网:nba.sina.cn

相关专题:NBA专题

更多关于 NBA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