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9月28日,在女篮世锦赛13-16名排名赛中,中国队以86-60击败阿根廷,夺得本次世锦赛的第13名。
2002年的女篮世锦赛,中国女篮进攻火力靠的是场均12.3分的苗立杰和场均13.8分的陈楠。2006年的巴西世锦赛,中国队的主要火力是场均17.6分的苗立杰和场均17.4分的陈楠、2010年的捷克女篮世锦赛,中国女篮依然再靠场均16.7分的苗立杰和场均13.7分的陈楠拼搏。
8年时间,三届世锦赛,中国女篮的“双核”从来没有改变。如果不是隋菲菲伤病缠身,也许中国女篮应该是“三核”,但是在更多的比赛中,都是这两个人在进攻中帮助球队。这两人之后,谁能扛起女篮呢?
“年轻球员在场上还是缺乏经验,一些细节处理的不太好,而且他们和老队员的差距有点太大了,有些配不到一起去。”在输给白俄罗斯队的比赛之后,苗立杰谈了对新队员的看法。
如果到了这个时候,年轻球员依然无法扛起比赛,那么什么时候他们能扛起来呢?看看这支创造中国女篮27世锦赛征战历史最差战绩的球队名单,老将依然是这支球队的主打。
苗立杰、陈楠、张晗兰、陈晓丽,这四人是中国女篮的绝对老功臣,那么这四人之外呢?所有人都应该被归为“年轻”球员一类,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已经27岁的马增玉、26岁的张帆甚至25岁的宋力维。在这些中生代的“年轻”球员之外,还剩下谁呢?
21岁的杨半伴,22岁的陈晓佳,23岁的关馨,21岁的黄红玭,23岁的刘丹。但是这些人有几个能真正称得上是新人呢?这些球员在国家队已经待了有几年的时间,但是依然没有人可以成为球队的顶梁柱。
再看看女篮业内人士怎么评价中国女篮的未来人才库,一位WCBA的教练说,女篮目前的新人真正能打出来就是八一队的露雯一个人。露雯1990年出生,身高1米88,是一名前锋球员,上赛季在八一队场均可以拿到12.2分和5.3个篮板球。
无论“露雯一个人”这种说法是否准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和中国男篮相比较,中国女篮的人才库少得可怜。没有体育局的投入,没有赞助商的青睐,大部分女篮队员们都拿着千把元的收入,而青年队的球员甚至连球鞋都买不起。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怎么怎么能够期待有新人站出来。
全国一共只有12支女篮队伍,一支队伍就算有20名青年队员,那么女篮的未来人才储备库也只有区区不到300人,这样的运动人口基数如何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运动员呢?
现实非常残酷,面对无人可挖的中国女篮,她们的未来究竟在哪呢?
(牛仁)
|
|
|
闁哄倻澧楀顕€寮查悜妯侯潓 | 閻炴稑濂旂粭鐔哥▔閹惧啿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