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卫平犀利解说雷人 昔日世锦赛最佳激情犹在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9月01日06:39  华商网-华商报

  张卫平:“玩他”是情感释放

  央视若同意会延续风格

  男篮世锦赛第二轮,中国同科特迪瓦的比赛中,央视解说嘉宾张卫平老师出人意料地成为最大亮点。“断了!孙悦,玩他,好的,玩他!”孙悦一次精彩的断球快攻,让张老师情难自抑,而这句话也成了赛后球迷津津乐道的口头热语。

  昨日,张卫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实际上也是有感而发,作为解说员,和观众一样的,我们都受到场上气氛感染。‘真男人’啊,‘玩他’啊,都是我的情感上的一个表达。这也是观众所想的,你要把观众的情感引发出来,释放出来,达到共鸣。”

  当被问及是否会延续这样的解说风格的时候,张老师说:“如果大家喜欢听、满意,如果央视领导没有说你不能这么说,我还会采用这样的解说方式。尽管是国家媒体,但是如果有一些观众喜闻乐见的,又没有出格的也未尝不可,但是主要还是把握这个尺度。”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为综合

  张氏语录

  一个“姚蜜”的解说

  在解说火箭队比赛时,张老师的倾向性最强,以下是网友整理的张卫平语录:

  1.姚明进球时:这球打得很合理,体现了姚明作为一个国际巨星及队内核心的作用。

  2.姚明没进时:虽然没进,但是这种球就很合理,火箭应该坚持这么打下去。

  3.其他队员进球时:我们看,这就是姚明的作用!他在篮下牵制住了对方2-3名防守队员。

  4.其他队员没进时:唉,你看,这球就非常不合理,应该把球传给姚明呀!

  5.不给姚明传球时:姚明在篮下要位,我们看,还是不传,火箭的后卫们太缺少传球意识了。

  6.传球但姚明没接住时:唉,这球传得极不合理,球速太快,传得又太高了,姚明怎么能接得住。

  7.姚明进攻犯规时:新赛季刚开始,姚明还不太适应新规则,而且裁判对姚明也盯得很严。

  8.姚明防守犯规时:火箭的球员太没有协防意识了,应该有人去给姚明补防一下。

  解说特色

  其实,自从张指导开始走进直播室解说篮球以来,他就以鲜明的解说方式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虽然充满争议,但的确独树一帜。

  倾向明显

  案例:“快给姚明呀,给呀,唉,还是不给。”

  回顾张卫平的解说,“稳定”地支持几个球队和球星是第一特色,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解说火箭和中国男篮时,我们总能从他的话语中看出其对姚明的偏爱和支持。此外,在网络上很多球迷都将他称之为解说界的“第一湖蜜”,指他在解说NBA总决赛时对湖人队的倾向性情绪。当然,这可以理解为张指导对后辈关怀的仁爱之心。

  专业性强

  案例:“追着屁股打,邦邦邦乱突,要坏!要坏!”

  张卫平解说的第二个特点是口语化和专业化程度很高,他在解说时很像北京胡同里的邻家大伯那样和你拉家常,非常随和平易近人。而由于是国手出身,张卫平在解说时特别喜欢讲战术和用专业化的术语分析战局,这一点

  也得到了大部分球迷的肯定。

  感情充沛

  案例:“男人啊!”

  除了稳定的支持几支球队和球星,以及专业化的解说,张指导在解说时也有着充沛的感情,由于是运动员出身又是前国手,张卫平对中国男篮的感情不用多说,在解说中国队比赛时,张指导一般都非常投入。同时在解说姚明和火箭的比赛时,张指导同样感情充沛,爱憎分明。 本报记者 赵蔚林

  两派观点

  有人喜欢有人烦

  虽然张指导独树一帜的解说风格受到了广大球迷的认可,但在网络上,更为年轻的收视群体却对张指导的解说并不感冒,原因很简单,他们认为张卫平的解说过于强调行业特性,同时倾向性也太过明显。

  “张蜜”理由他的解说可以长知识

  喜欢张指导解说的人总喜欢说,只要认真对比一下张卫平的解说和其他人的解说,你会发现他的解说很专业,能让你了解更多的篮球知识。的确,张指导的解说喜欢从纯粹的篮球战术和常识上去吸引观众,意图让观众对篮球运动本身而非球星和比赛产生兴趣,这一点符合专业球迷的需求。

  由于张卫平是中国男篮名宿,球场上一旦出现细微的非常规的变化,一般的解说员可能无法发现其端倪,但作为前国手的张卫平却对瞬息万变的场上形势很清楚。他的这一素质是很多解说达不到的。

  “张黑”理由解说难以吸引非球迷

  对于新一代年轻球迷和网民来说,很多人似乎并不热衷于听张卫平的解说。反对者们认为,张指导的解说首先是围绕技战术来谈,很少参与那些普通解说员热衷的大众化的选题。其次,对于某些球员(如姚明、孙悦、易建联等)的倾向性过于明显,导致在解说中有时候不够客观。

  由于篮球群体在中国有着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大部分90后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已经同40后的张卫平相去甚远。在某些时候,已经可以当90后爷爷的张指导说出来一句看似平常的话,到了90后的耳朵里就不幸成了雷人雷语。 本报记者 赵蔚林

  原因探究

  他的解说包含真感情

  张卫平之所以具有如此外放的解说风格,与他辉煌的国手生涯有很大关系。很少有人知道,他其实是中国男篮的第一代飞人。

  张卫平是中国男篮70年代末的当家球星,他和穆铁柱构成了当时男篮两大火力点。他天资突出,意识佳,球感好,虽然身高只有1米94,但是弹跳能力则达到了惊人的纵跳100公分,可以轻松在比赛中灌篮。而在训练中,也可以轻松上演空中接力、双手背扣、大风车等高难度动作。

  1978年,中国第一次参加男篮世锦赛,当时张卫平在比赛中一共得到177分,平均每场25.3分,列得分榜第二名,并且入选国际篮联评选的世锦赛最佳阵容,当时有“篮下魔术师”之名。

  1983年,退役的张卫平进入中国男篮任教练四年。此后,他还在美国待了近十年时间,多次协助安排、组织中国队和篮球俱乐部管理人员访美、训练、比赛、考察,并组织及协助美国教练来华讲学。随后,回国之后成为中央电视台的解说顾问。

  从张卫平的经历可以看出,他对中国篮球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虽然今年已经61岁,但张卫平在解说中表现出来的激情依然值得人们尊敬。

  

相关专题:2010年男篮世锦赛专题 

更多关于 张卫平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