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薛原
两场大胜伊朗队,两场小负澳大利亚和斯洛文尼亚队,这是中国男篮在2010年斯坦科维奇杯篮球赛中交出的答卷。8月1日,本届斯杯在广西柳州结束,中国男篮在最后一天的比赛中以76∶58再度击败伊朗队,名列第三。这也是中国男篮国内热身赛的最后一战。一周后,他们将转战加拿大、美国和塞尔维亚,为8月底举行的土耳其世锦赛做冲刺拉练。
“我们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主教练邓华德显得很有底气。中国男篮在最后一战中曾落后伊朗队12分,第三节则完成了逆转。在同澳大利亚和斯洛文尼亚队的比赛中,都是最后一刻才分出了胜负。通过这样的比赛,中国男篮的阵容、核心,包括邓华德的执教思路,渐渐显出模样。
从防守做起,这是邓华德的一个鲜明标志。同澳大利亚队的比赛中,前两节中国队以37∶28领先,能够将对手的比分压到这种程度,可见中国队的防守强度。澳大利亚队主教练布朗赛后用“很有侵略性”来评价中国队的防守,他说:“中国队的防守给我们带来很大压力,迫使我们上半场出现了11次失误。”最后一战能够逆转伊朗队,主力球员易建联也将之归因于“球队在防守端的变化。”斯杯的4场比赛,中国队没有一场让对手得分超过80分。信心,需要从有效的防守开始建立。
阵容的演练磨合也是中国队参加斯杯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易建联的表现是亮点之一。虽然归队不久,但易建联很快融入了球队的打法之中,并且展示出今年夏天在美国系统训练的成果。邓华德曾表示,由于易建联和全队磨合时间尚短,因此会适当控制他的上场时间。4场比赛,易建联的平均出场时间不到20分钟,同斯洛文尼亚队的比赛只打了十几分钟,但攻击效率相当出色,有3场比赛的得分和篮板球都达到了两位数。
没有姚明的中国男篮,要改变的不仅是围绕姚明展开的攻防套路,还需要新的领军人物。易建联能否担此重任?应当说,中国男篮已没有像姚明那样的绝对核心。但是,易建联的作用不可或缺,他的爆发力和冲击力正是眼下中国男篮所急需的。中国男篮现在的战术体系,实际上也不会再完全围绕某个球员展开,邓华德的进攻体系较为开放,强调每个人对机会的捕捉。在斯杯以及之前同立陶宛队的几场热身赛中,都有不同的“角色球员”灵光闪现,眼下邓华德要做的,就是尽快让队伍在磨合中成型。
参加本届斯杯的4支队伍都将征战土耳其世锦赛,因此,各队或多或少都有所保留。对于还“在路上”的中国男篮来说,本届世锦赛虽然不是终点,却是邓华德的“第一次考试”,分量不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