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火箭新千万先生乃超级攻击手 一点隐忧与麦蒂相似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2月19日03:18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2月19日消息,一代人来一代人往,太阳照常升起。这就是NBA,残酷的NBA。休斯顿球迷为特雷西-麦格雷迪唱响离歌的同时,也迎来了凯文-马丁。一个随之而来的问 题是:马丁在火箭的位置如何?他能给球队带来什么?会给现有阵容带来何种程度的冲击?

  提到马丁,大多球迷的第一印象会是,“喔,一个投篮姿势不雅,却有一定准星,造犯规能力出色,场均20+的2号位球员。”的确是这样,马丁能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2004年选 秀大会,首轮第26顺位)成长为准一线球星,标签便是不俗的进攻能力。

  2004-2005赛季,马丁只出场打了45场球,场均只有10分钟出场时间,得到2.9分。2005-2006赛季,马丁开始展露进攻才华,该季他打了72场比赛,首发41场,场均得到10.8分 。2006-2007赛季,马丁引联盟侧目,他打了80场球,场场首发,场均35.2分钟,砍下20.2分。2007-2009年间的两个赛季,马丁继续进步,场均分别砍下23.7分和24.6分。本赛 季,马丁受到伤病困扰,只打了20场球,尽管如此,他每场依然能贡献20.6分。

  马丁的投篮姿势很不雅观,但命中率却不俗,2005-2006赛季,他的投篮命中率就达到了48%,作为一名后场球员,这个数字颇为难得,职业生涯五个半赛季,他的平均投篮命中 率达到了45.4%。尤值一提的是,马丁的三分准星也很可观,2008-2009赛季达到了41.5%,职业生涯是38.9%。另外,别看马丁身材瘦弱,但凭借轻盈飘逸还有些奇诡的球风, 他有很强的造犯规能力:2008-2009赛季,马丁场均能博取10.3次罚球,仅此一项每场比赛就有9分入账。马丁职业生涯的罚球命中率是85.1%,在现役球员中高居第10。

  很显然,不论是投篮,还是突击,马丁都是一名不错的攻击手。

  单纯从理论上分析,当下火箭最缺乏的是什么?是的,正是信得过的攻击手。麦蒂走了,带着休城球迷的失望走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曾经是一名有场均20+能力的一流攻击手 ,在姚明不能打的情况下,火箭最缺的就是攻击型球员——外线尤甚。肖恩-巴蒂尔和特雷沃-阿里扎都是守强于攻,火箭外线单靠时灵时不灵的阿隆-布鲁克斯是万万不行的。本赛 季火箭的场均得分已经破百,场均100.3分列联盟第15。这种攻击能力,比去年有了些许提升,但在很多场次,火箭都是“死”于攻击力不足。一个很直观的例子,火箭最近这波三 连败,分别只得到了95分、66分和95分。

  火箭缺攻击手,马丁是攻击手,如此说来,这笔交易是天作之合。但是,不要忘记如下因素。

  首要一点是马丁在火箭的位置。马丁惯常的位置是2号位。如果让马丁司职首发得分后卫,火箭的后场会是布鲁克斯+马丁。这对组合的进攻能力不用怀疑,但马丁和布鲁克斯, 这绝对是联盟中身材最瘦弱的后场组合,两人的防守都难以令人放心。于是一系列问题就来了:1、让身价千万的马丁打替补吗?2、若不拿下马丁,里克-阿德尔曼会为了加强防 守让凯尔-洛瑞上位(而让布鲁克斯打替补)吗?3、若马丁进入首发,首发小前锋是谁?阿里扎还是巴蒂尔?

  另外一点是身体。说不好听一点,马丁也是个玻璃人。2004年进入到联盟以来,马丁从未打满整个赛季,2008-2009赛季更是只打了51场球,本赛季也是伤愈没多久。这也和离开的麦蒂相似,后者也是伤病不断。即便是从本赛季的即战力来看,交易来马丁也存有隐患。

  最后一点是薪金。马丁现在的合同于2007年8月29日续签,5年5500万,2013年才会到期。此前有消息称,火箭会留下麦蒂,让他2300万的合同在今年夏天自动到期,这样一来 ,火箭就可以在和姚明续约的前提下,再用余下来的薪金签入另外一名巨星。即便是交易麦蒂,火箭也会优先考虑2010年夏天到期的合同。交易来马丁无异于部分否定了这一思 路,马丁占去了千万年薪,留给火箭今年夏天运作的资金充其量就是千万左右,想挖勒布朗-詹姆斯、德怀恩-韦德式的大鱼已经基本不可能。只从合同数额和期限来看,火箭等于是对今年夏天不报大的希望。或者,休斯顿只是马丁的中转站,今年夏天火箭还会把他倒手?

  (王玉国)

   最专业最火爆 随时随地看NBA 上手机新浪网:nba.sina.cn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NBA专题

更多关于 火箭 麦蒂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