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锐观察:科比OMG 一个只想赢的强迫症患者的故事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1月08日09:19  新浪体育
深锐观察:科比OMG一个只想赢的强迫症患者的故事

NBA2009年度人物:科比-布莱恩特

  新浪体育讯 科比-布莱恩特:O M G

  这是科比-布莱恩特连续第三年当选我们的年度人物——听起来的确有些无聊,就像拉塞尔、伯德MVP三连庄时一样缺乏悬念。但有什么办法?这就是科比的时代。

  文/张博

  多年以后,科比-布莱恩特站在斯台普斯中心接受球衣退役,准会想起2009年6月14日那个遥远的夜晚……此时此刻,是否还有必要盗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经典腔调来温故K24的2009?

  犯不着那么沉重了,正如一位与之朝夕相处的湖人工作人员所言:“从拿到无鲨冠军的那一刻起,科比就解脱了。他不再焦虑,他彻底摆脱了丑闻和质疑,仿佛翻越山巅的孩子。”事实上关于2009年的科比-布莱恩特,无论科蜜、科黑都只能发出两种感慨:“Oh My God!”或者“Oh Shit!”

  还记得那个放肆的8号吗?“恨我,因为我华美的表演,我自信到狂妄;恨我,因为我精准的后仰跳投,我对胜利的热切渴望;恨我,因为我是个无所不能的老手,一个胜者……请用你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来狠狠的憎恨我,憎恨我被同样执著的一群人所深爱着,理由——居然和你的丝毫不差。”当便士、AI、麦蒂、卡特们的年少轻狂随风飘散,科比竟真将一切变成了现实。

  这是科比-布莱恩特连续第三年当选我们的年度人物——听起来的确有些无聊,就像拉塞尔、伯德MVP三连庄时一样缺乏悬念。但有什么办法?这就是科比的时代。如果说2007年他以56%的支持率击败蒂姆-邓肯尚拜人气所赐,2008年在团队荣誉上还略存瑕疵(保罗-皮尔斯“我才是地球上最好的球员”因此显得并不那么可笑),2009年的科比-布莱恩特之于年度人物,则在绝对完整的意义上实至名归。在《深锐观察》收到的62444张网络投票中,71.3%的人选择了科比,第二名勒布朗的支持率仅13.9%。

  我们以《OMG》为题,除去对科比这一年来不可思议的赛场表现报以惊呼,更愿将OMG解释为“OK-Me-Gasol”——科比-布莱恩特职业生涯的三个时期。从“OK”到“我”充满阵痛,从“我”到与加索尔联手的暴富速度却像中了亿元彩票。2008年魔术师客串记者专访科比时曾表情严肃,煞有介事的问“今年你把你的比赛、你的球队带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谈谈你是如何做到这点的吧”,然后忽然忍不住嘿嘿大笑,“干脆说说湖人是怎么搞到加索尔的吧。”毫无疑问,科比抛物线式的成败轨迹与队友成色息息相关,“我一进联盟就开始为一支要拿60胜的球队效力”,而现在的湖人,同样拥有联盟第一主帅,身价3000万的内线组合,奥多姆、阿泰实力远胜世纪初的湖人锋线,一干年轻的板凳,费舍尔则提供着冠军队必备的经验与妖刀。这是一支即便删除科比-布莱恩特,仍该打进季后赛的球队,因此就连魔术师都会将科比蜕变的原因,笑侃成西班牙人的神兵天降。

  然而,正是24号的存在,令紫金战队从强大迈向极度强大,从卓越迈向极其卓越。

  对科比-布莱恩特这样一个球员,历数功过或神化膜拜都会倍显苍白。他从未曾拥有过迈克尔-乔丹或老虎伍兹般近乎完美的职业生涯,从未在神坛上高不可攀,14年前他在洛杉矶签下第一份球员合同时,根据法律规定甚至需要父母做家长签字——对这个17岁孩子的一路走来,我们惊异于他所创造的各项成就,但更关注成长本身。NBA,在这个天赋远比磨级和际遇重要,沙克-奥尼尔只打四年就被选入史上50巨星的联盟,没人比科比更能诠释生命在成长中所呈现的可塑性,所释放的张力。

  拉塞尔、魔术师、伯德、乔丹、邓肯……那些家伙仿佛从呱呱落地就一切正确,伟大到无懈可击,而布莱恩特却从18岁开始,就凡事都先给你一个糟糕透顶的错误答案,最终又抛出一个完美绝伦的正确答案。这样的神奇当中,无疑有幸运成分,比如说他是被杰里-韦斯特摘回而不是伊塞亚-托马斯,是被菲尔-杰克逊管教而不是迈克-布朗,是湖人的孩子而不是黄蜂、快船。但是,让科比能够把握住这些机遇的因素始终未变:求胜欲望,或者说对失败的不可忍受。

  每个职业球员一生中都会对记者说10000次“我渴望胜利”或者“我痛恨失败”,但当收工回家,远离喧嚣的球馆,失利的哨声仍无时无刻不萦绕耳畔,不管在派对狂欢或夜阑人静时仍被这种鸣响折磨的病人,永远只有极少数。在某种意义上,主场绝杀国王前那次被粉丝津津乐道的舍身扑救,比绝杀本身更像是个标志性的缩影——只有疯子才会在坐拥联盟头牌、亿万身家和4座冠军奖杯之后,还在一场普普通通的常规赛里干那种蠢事。“我明白,自己不必再为数据或者荣誉打球了,该做的我都做过了。但就是停不下来,没什么东西刺激我,但我受不了输。”

  了解科比的人都知道,作为一个胜利的强迫症患者,他的症状不仅表现在篮球场上。有记者曾在采访这个世俗情商并不算高的病人时开门见山的戏弄:“咱俩先比比俯卧撑吧。”

  “我现在不想做俯卧撑。”

  “Come on,我可已经告诉了朋友们我能打败你哟。”

  “我听出了你声调里的挑衅,我不能让你赢,然后去跟别人四处吹牛。”

  呃……很雷的问答,智慧度与魔术师、巴克利、姚明们相比简直是小学生级别,但这正是科比-布莱恩特如阿甘般可贵的一面。这个技术拙劣的电子游戏玩家小时候会在每次对决被虐之后彻夜不安,隔日不依不饶的纠缠对手,争取重赛机会。当有人问“假如只有5尺3寸240磅而不是6尺6寸200磅,今天的科比-布莱恩特将会是什么样的人”时,休想从科比嘴里听到“我也许会是个公务员、餐馆老板或者地产商人”那么靠谱的回答——

  “靠。”科比认真考虑了一下,“那我只能做个举重运动员了!”

  科比说过,他的生活里可以没有篮球,但必须要有竞赛,有取胜的希望。赛车手韩寒说“我认为胜利是消除抑郁最好的药物”,三十年来,胜利之于科比,也有着同样的效用。“从3岁起我就开始打球了”,然后他用这个驱散童年的乡愁,少年的孤独,抗击成人世界的规则,让自己在深陷丑闻和责难的时候挺住。如果说阿伦-艾弗森的底线是坚持自我,科比-布莱恩特的底线则是赢。就此而言,如果真是个举重或者田径、游泳、网球、高尔夫或者随便什么个人项目选手,集体竞技中团队配合、更衣室政治等等因素都不发生作用,科比的运动生涯没准儿会完美得一塌糊涂——当比赛和胜负简化为一个人的战争,这只疯狂的训练馆老鼠绝不会熬到三十岁才征服世界。

  然而,正是篮球这样一个具有鲜明的集体、文化、商业和交际学色彩的团队项目,让科比避免了丁俊晖式的悲剧,也成就了他波澜壮阔的成长传奇。篮坛如染缸,没世外高手这一说,没人能被老爸锁在训练馆就一鸣惊人,过去14年,科比必须每天与队友与教练与老板与经理人摸爬滚打,他的领导力,以及看待世界的方法都在不断变化、提升。“慢慢的,我学会如何调动各种情绪了,包括愤怒,因为我知道适量的愤怒能够激励队友,”科比微笑着说,“放心我不会刺伤队友的,我跟德里克、拉玛尔、萨沙还有安德鲁、保罗这帮家伙整天混在一起,已经清楚了激将法的分寸。”

  事实上自从F4解体,深感更衣室的彻骨寒意后,科比便开始有意修复人脉。身为70代,当时的科比既将乔丹、马龙、佩顿等60后挑战、得罪个遍,又因常年交战、媒体鼓噪,与艾弗森、加内特、雷-阿伦、卡特等同龄人关系疏远,但往往为人忽略的是:在次第登上舞台的80后球星中,科比-布莱恩特拥有非凡的亲和力。这与他最主要的球迷群体——80后——相吻合,就像70后人崇拜MJ一样,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也有了“看科比打球长大的”球星粉丝出现,阿里纳斯高中时代卧室墙壁上贴满8号海报,阿里扎说是科比让他彻底迷上了篮球。身为70代最成功的高中生兼飞人系球员,科比对勒布朗、安东尼、韦德、保罗们的榜样力量也开始显现。

  曾经,多少男孩因MJ而爱上篮球场,库科奇千山万水只为“能与迈克尔并肩作战”,但乔丹之于后辈永远是那副不可一世的大师范儿——别迷恋哥,哥只是传说。就此而言,便士、希尔、科比、卡特们从未真正走近“上帝”。这种威仪在MJ最偏爱的晚辈凯文-加内特身上得以传承,当20岁的德怀特-霍华德一脸痴情的说自己多么崇拜KG,得到的回应却是老狼王在赛场上粗暴的技术犯规,对记者冷嘲热讽德怀特没大出息,只有在拍商业宣传片时,才不得不跟“粉丝”聊上几句。

  而科比,这个少年时如此孤傲、自闭的家伙,却在而立之年成了装嫩族,他完全收起矜持,放下架子与80后的小屁孩们打成一片。应征入伍进入美国男篮,更可被解读为对年轻一代的一场外交胜利。在梦之队的训练馆和板凳席上,经常可以看到老科同志不顾辈分,与小青年们称兄道弟、嬉笑打闹,还会为甜瓜的个人网站大做友情广告。在湖人队内,科比对年轻队友也透着份略显刻意的亲近,在得知卡隆-巴特勒被交易后向管理层大声咆哮,在庆功时分发礼物,把球队派对的地点设在家里,乘队机让孙悦的座位在自己旁边,当阿里扎离队后还发去鼓励短信。

  这种向下“亲民姿态”的结果是:当70后三巨头在波士顿设下终极赌局,当邓肯仍旧凭借内线引力招揽老柴,当德克的搭档们不是太慢就是太矮,科比身边却聚拢了一群出奇高大、强壮的年轻队友和朋友,他们几乎全部处于一个职业球员的黄金年龄,以至唯一的异类——德里克-费舍尔——混在科比的圈子里显得如此苍老、瘦小、驼背,看上去足有50岁。如果真以为去年季后赛阿泰对科比的暴戾像当年鲍文、贝尔那么虔诚,你就太天真了。其实阿泰——这个差几星期没把生日混进80后的潮人——长久以来都与科比保持着充满讨好意味的友谊,他与当年的罗德曼一样清楚当某个不朽场面降临时,扑上去死死抱住23/24号用自己的名字和背号挡住直播镜头的价值。在2009年暑期湖人一系列的签约谈判中,科比-布莱恩特身为王者的吸引力开始显现,这是历代统治级球员的标志之一。尽管年轻化的代价是湖人在08年夏天被波士顿老戏骨们玩弄于股掌,但70代的残阳转瞬即逝,科比的球队则在未来几年内,都对80后当家豪门保持着充沛的竞争力。甚至可以预见,随着新生代球员的登场,那些如当年库科奇迷乔丹般只为“能与科比一起打球”的朝圣者将会涌现。

  OMG,也可以被分解为“OK Me God”。科比在新年前后一系列的关键表演的确会令粉丝蒙生将其推上神坛的冲动。每次绝杀在边线球发出之前就让人确信必进无疑。此前,这种强大而可怕的心理暗示只有MJ曾带给我们,而科比的关键球往往为人诟病,其职业生涯的绝杀成功率大约只在25%。科比不是乔丹,不是“上帝本人”,但上帝最近显然在帮忙。值得注意的是,对热火、雄鹿和国王(双加时与三分绝杀两役),科比能有最后的Show Time机会,均拜对手此前罚球不进所赐。卡斯皮不进,伊利亚索瓦不进,尤杜卡不进,连韦德也中邪了!你不得不怀疑这到底是科比的气场、狗屎运还是活见鬼的灵异现象。总之如果科比一直这么玩下去,如果湖人连冠下去,那么MJ&KB的NO.1之争就会真的变成一个严肃话题而不是口水八卦。如今,就连菲尔-杰克逊也会在科比的神迹显现时,有意无意留下一句:“就像是迈克尔”。

  但科比-布莱恩特本人,还在意这些吗?

  从科比对迈克尔-乔丹的态度变化中,同样可以看到一个人成长的轨迹。19岁,他要抓住一切机会从MJ头顶飚分;23岁,他在三连冠前穿上MJ的球衣走秀;27岁,他不停重申别再问我跟MJ,我恨透了这个问题……30岁之后,我们终于等到了有智慧的答案。

  记者的问题是:“如今当我们说起乔丹,会追忆他的吐舌,他的宽大短裤,他的那些经典广告,他的《空中大灌篮》……那么若干年后,科比将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富有文化符号意义的遗产?”

  “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科比声音平静,“乔丹出道的时候,他是一个拓荒者,他定义了王权球员、球鞋文化等等概念。而对我及再下一代来说(这些空白都复不存在),我们更在乎持久、安稳的打球,做好份内的工作。”

  迄今为止,这是我听过的科比-布莱恩特最漂亮的答记者问。从李小龙到崔健,从比尔-盖茨到佩齐、布林,如果统统晚生15年,他们都将错过伟大的拓荒期,而只能做一个时代洪流的追随者。所谓时势造英雄,即使为湖人再连拿6个冠军,科比与乔丹的历史意义仍无从对调,这就是问题的本质,他已然从容。

  而现在,摆在科比面前的未来,则比31岁时的乔丹凶险得多。

  MJ的幸运之处在于:当他干掉伯德、魔术师、托马斯等年长者登基之后,整个王朝期都在与巴克利、尤因、德雷克斯勒、马龙、斯托克顿等等同龄人华山论剑,比自己更年轻的对手鲨鱼太嫩,佩顿、米勒的重量级则远在史上TOP20之外。九十年代中后期,巅峰年龄段巨星的严重断层,令迈克尔-乔丹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后三连冠时期与强敌对话时年龄、体能上的劣势。而31岁后,阻挡科比霸业的几乎全是正处运动黄金期的年轻人。他可以与勒布朗、安东尼、霍华德们称兄道弟、争勇斗狠,但如何跨越彼此间愈拉愈长的时光沟壑?1998年,35岁的乔丹只需击败35岁的马龙便能功成身退;很难想象,35岁时科比手指上还要缠多厚的绷带,还要用多少不可思议的换手突破和急停跳投,才能从29岁的勒布朗、28岁的德怀特那儿全身而退。

  因此,不要指望科比的传奇和王朝,有公牛式的完美结局。尽管求胜对科比总是意味着全部,但他明白总有一天,自己要像暮年的魔术师、伯德一样,被更年轻的王者击败。他已有准备。

  2008年总决赛失利后,魔术师问他:“火炬从乔丹那儿传到了你的手里,正如伯德曾传递给他,那么你打算什么时候交给勒布朗?”

  “等我退休好了。”科比说着哈哈大笑起来,然后收起笑容,“再拿一次,让我再拿一次冠军,然后就可以(交给他)了。”

  所以现在,不必为今后可能上演的23VS24,不必为40岁的科比会不会像40岁的乔丹一样被羞辱而过分忧虑了。如果你是科比-布莱恩特的球迷,那么你曾收获的胜利、惊喜和幸福,已经至少是我这个斯托克顿、纳什迷的5倍,那些艾弗森、麦蒂迷的20倍!

  接下去唯一重要的是,这个即将32岁的男人永远不会像勒布朗那么故作老成的谈论巴菲特,谈论成为人类史上首个身家10亿美金运动员的远大抱负,“我只想做我真正热爱的事。”

  故事的结尾,让时间快进到四十年后。

  勒布朗-詹姆斯总裁身穿背带西裤,站在位于曼哈顿的办公室里,咬着雪茄(或指甲)凝视窗外,鸟瞰自己的商业帝国。而此时的老布莱恩特依然矍铄,正在后院的草场上跟外孙们玩弹珠游戏。

  是的,他只想赢。

  (张博)

   最专业最火爆 随时随地看NBA 上手机新浪网:nba.sina.cn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NBA专题

更多关于 深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