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国记者感受NBA09级新秀:那么多年轻的百万富翁!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8月30日14:29  东方体育日报

  美国《扣篮》 特兹维·特维斯基

  本版编译 本报记者 曹政宁   

  如果可以和2009年35名新秀共度一天的时光,你愿意付出怎样的代价?200元钱?一个月的房租?你的头生子?两个不眠之夜、用掉32.25元车票钱然后花6个小时作一次痛苦的长途旅行?感谢NBA、感谢对本次新秀照片秀的幕后支持,总之这就是我这次使命的代价,对了,还得了个小感冒。

  那天早晨,当我来到纽约塔里镇,也就是麦迪逊广场花园训练中心所在地的时候,我并不知道应该期待些什么。去往训练场馆方向的路就在我右手边,而我的左手正小心地攥着录音笔,我尝试在脑子里过一遍等会儿要问新秀们的问题。我很努力地尝试,然后失败了。

  当我一步步沿着壮观的哈德逊河往上走,越来越深入富人区的时候,我那本来就乱七八糟的脑子就像是被台风吹过了一样。我会不会迷路?我能不能把他们的名字跟脸对上号?他们到底是会很冷漠还是很好说话?当我离开主干道顺着那条通往麦迪逊广场花园训练中心漫长又绿草茵茵的入口路走的时候,这些问题不断地在我的脑海里盘旋。

  当我踏进这个历史悠久的训练馆,我所有的疑虑一瞬间都消散了。“《扣篮》杂志。”一位上了年纪的保安念了念我的证件,立刻我就好像长高了一大截,于是我走进了连接体育馆的大厅,走进了照片秀。就在这时,乔丹·希尔晃动着一头卷毛从大厅的一头走过来,冲着我点了点头,我立刻就感受到了洋溢在这里的爱。这群年轻人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这里,看上去都有点累了,不过有一点是很明确的:他们对来到这里、对成为NBA选手而无比兴奋。

  就这样,我终于和一大群蹦蹦跳跳的摄影师、媒体以及年轻的天才们一起来到了体育馆。

  体育馆的一侧,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正在发生。差不多有10个球员在那里嬉戏打闹,玩一些简单的带球练习,他们生平第一次穿上了NBA官方队服(其中76人和山猫的队服是全新设计的),当然他们的简单练习基本上可以算是社区里第一流的街球手铆足力气在那里对抗的程度。碰撞、汗水飞溅,鞋底摩擦地面的声音,笑声,这些年轻、潜力无限的百万富翁所制造出来的普通声音正是我们希望他们所制造的,现在我们也听到了。

  我走了过去,不禁被这些充满欢乐的表情、爆发的能量和激情四射的扣篮给迷住了。

   最专业最火爆 随时随地看NBA 上手机新浪网:nba.sina.cn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NBA专题

更多关于 NBA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