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BA曾经的电视转播方式,让人哑然失笑。
那好像是1999—2000赛季的时候,NBC为了提升后乔丹时代日渐滑落的收视率,决定在比赛球队的两个板凳席上都加设几个收音筒,这样每次暂停时,主教练的战术指示,以及球员之间交流的话语,都能在电视转播中传递出来。NBC觉得这样的转播手段,能够增强比赛的现场性,更重要的是,这能让观众了解到更多的“及时比赛内幕”。
只是这样的转播方式并没有坚持多久,因为杰克逊、范甘迪等一众主教练们都极其反感电视转播商的做法,认为影响了比赛调度的私密性,侵犯了主教练不容触及的专业范围。收音筒被取消,“及时比赛内幕”再度成为不可知的内幕。据说后来NBA官方在谈判电视转播合同时,还将“现场内幕”这一项作为一个谈判的筹码,如果对球队暂停时间的举动都要及时播报的话,转播商还得在转播费上继续加钱。
我不知道NBC当时的这种手法,究竟对收视率的提升起到了多大帮助,只是那几年NBC的NBA收视率一直下滑,直接影响到了这个全美最大的电视网络退出NBA电视版权的竞争。
NBC的做法没能成为一种概念清晰的媒体产品,倘若最终这“现场内幕秀”能够成型的话,以NBA比赛的紧张刺激程度,最后时刻几次暂停双方都说些什么、都在针锋相对地做些什么,只怕还是很有些看头的。
不过现在的转播商没有这么做,不知道是他们没想到,还是联盟仍然在固守着一条杰克逊、范甘迪们保卫过的篮球底线。他们也知道应该把比赛包装得更富现场性,因此也在突破着一些联盟以往的禁区:半场休息时采访表现出色的球员,早已司空见惯;每一节打完,都能够把主教练或者重点球员拖到场边聊上30秒,也已经不再罕见。这算不上“现场内幕”,至少也算是“现场秀”吧。
只是这样的“现场秀”毫无意义,因为这时候接受采访的人,嘴里说不出什么有价值的话语。掘金与黄蜂的第5战,第三节打完,掘金单节取下31分,基本上宣布进入西部半决赛。掘金主帅卡尔性格比较直率,只是这时候不论你问什么问题,卡尔能说出有趣的话吗?
卡尔不会说“第四节将成为垃圾时间,黄蜂们都不想打了”——即便这已经成为事实;卡尔说“第三节我们打的太好了”——这完全是废话;卡尔不会说“我已经开始琢磨小牛了”——尽管他肯定已经开始琢磨了;卡尔说“我们会认真打好最后一节”——这完全是配合联盟和转播商,别让观众立马就换频道。
和其他联赛相比,NBA实际上是一个“内幕”很少的联赛,因为联盟对舆论宣传的控制,因为联盟对联赛深度的商业包装,已经不允许NBA出现任何可能影响其商业利益的非常规新闻。这种出发点无可厚非,但是这让NBA作为媒体产品,通常会千人一面。转播商极尽能事想折腾点“现场秀”或“现场内幕”出来,意图满足一下受众的偷窥心理,可是在一个一切都被程序化设置好的联赛架构里,在一个每个人都按部就班扮演自己角色的环境里,内幕早已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