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登一撞,老穆一倒,我就知道,他老人家这就算战死沙场。
穆托姆博下盘极稳,往那一站树大根深,脚恨不得插地板里,很少看见他被放倒平搁,上回还是10几年前,正值壮年的穆大叔仰面朝天抱球长啸,那是创造黑八奇迹的经典画面。这回是一声不吭,侧卧揉腿,没等站起来心下已经清楚,18载职业生涯走到了尽头。虽说奥登并非蓄意肇事,但他这一横膀子,成了穆大叔最后一幕永不褪色的配角。
杨毅在央视解说,说到当年巴克利在火箭的最后一战,韧带断裂。我在同一时间,脑海里也是那场球,正经是好多年前的事了,我在北京台转播,巴克利到费城打客场,所谓冥冥中自有天意,费城刚好就是他出道的地方。与他对撞的是泰隆·希尔,豹头环眼,色如点漆,巡海夜叉似的,我至今能记得这个人就是因为这个事儿。巴克利推金山倒玉柱,往地上一坐,默然无语,只是狠狠地捶了一下地板。虽然伤了,但绝不是躺着的,神情也说不上悲伤痛苦,那真是欲哭无泪,英雄气短。
雷吉·米勒的最后一战,当时转播现场显示他投进了第多少个三分球,我印象里是跟杨毅一起转播,在北京台,我俩一顿唏嘘,我说,咱得讴歌一下吧!杨毅就抡开了一顿讴歌,我起哄架秧子,击节叫好。解说这样的历史时刻,就跟挽联一样,甭管写得多棒,给谁都只送一回。
但在球迷的印象里,雷吉·米勒的最后谢幕却是和配角普林斯联系在一起,普林斯回追封盖,扇飞了米勒必进的上篮,淘汰了昔日东部3强之一的步行者,自此米勒时刻结束了。
我们看过太多豪强英烈的最后一战,有的硬挺挺战死,所谓冻死迎风站。有的腻歪歪隐退,有韦伯,有拉希姆,有雨人坎普,有文·贝克,但每一个人的退役,都让人怀念。有趣的是,在人们脑海中印记深刻的,却往往是些没拿过总冠军的巨星的最后一战,而那些成功者如大梦奥拉朱旺、大卫·罗宾逊、包括刚刚举行过退役仪式的硬汉莫宁,这些功成身退的伟大人物却并不总能激荡起人们的遐想。
穆托姆博的职业生涯结束,标志着从我们这一代球迷开始看球就耳熟能详的所谓乔治城三大中锋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江山代有才人出,内线捍卫者虽然层出不穷,但像穆大叔的防守天赋和充满蔑视的摇手指却也许再也不会被传承下去。虽然退役了,他的这个标志动作倒依然可以发挥作用,如果晃悠的慢点,倒可以跟李连杰的爱心事业一拍即合——这不标准的“1基金”么!
最后表一句,穆托姆博,10几年前,咱们大陆的翻译叫“木特包”,港台腔的ESPN,管他叫“猛托博”,我一直挺喜欢后面这个名字,特威猛,特有气度——猛托博。
最专业最火爆 随时随地看NBA 上手机新浪网:nba.sina.cn